“三官大帝”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為一。
 
 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為一。
  
==天官 賜福==
+
==天官==
 
 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地官 赦罪==
+
==地官==
 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
 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宋吳自牧《夢粱録》卷四〈解制日〉載:七月十五日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諸宮觀設普度醮,與士庶祭拔宗親
  
==水官 解厄==
+
==水官==
 水官 名為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 洞陰大帝, 隸屬玉清境。水官由 風澤之 氣和 之精 結成 ,總主水中諸大神仙。 每逢 十月十五日, 即來 人間,校戒罪福, 為人消災
+
 水官 又稱「 下元三品 五氣水官 解厄 洞陰帝君」。據《搜神記》卷一〈下元三品大帝〉載:下元三品五氣 水官洞陰大帝, 乃洞元 風澤之 炁、 之精 ,駐金靈長樂之宮 ,總主 九江 帝、四瀆神君、十二溪真三河四海神君;每至十月十五日下元日,水官將會考察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 ,上至 諸大神仙 升臨之籍,星宿照臨國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孝限之期,下至魚龍變化飛走潛動生化之期,並俟水官集聖之日錄奏,分別隨生改形、隨福受報、隨劫轉輪、隨業生死 又據《因緣經》載: 十月十五日, 下元宮主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此日同到 人間,校戒罪福 。《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將三官與“三清境”結合,其中的〈三元品誡經說〉載:下元三品水官隸太清境 結風澤之氣、凝晨浩之精而成,其中宮號湯穀洞泉官,一曰青華方諸宮,總主水帝湯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大神及仙籙簿籍。《[[三官燈儀]]》則載水官的功能言:「下元解厄,金闕洞陰大帝水帝,清冷之神,驅雷逐電,海晏河清,隸屬玉清境,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
  
 
==奉祀==
 
==奉祀==

2015年12月24日 (四) 09:35的最新版本


道教神仙
神仙学说
神仙的特点 成仙的基础
修仙的途径 神仙的等级
先天尊神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 三官大帝
四御 土皇
西王母 雷祖
星君
真武大帝 文昌帝君
五星七曜星君
四灵二十八宿
斗姆 六十甲子神
山川河海及雷部诸神
东岳大帝 碧霞元君
雷部五元帅 雷公电母
龙王 雨师 风伯
土地神及地方保护神
城隍 门神
土地 灶神
财神和福禄寿星
财神
福禄寿星
冥司神灵
酆都大帝 十殿阎王
得道仙真
观音 八仙 妈祖
关帝 吕祖 王灵官
临水夫人 三茅真君
保生大帝 开漳圣王 三山国王

由来

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东汉时,张陵创立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

天官

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

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解制日〉载:七月十五日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

水官

水官又称“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帝君”。据《搜神记》卷一〈下元三品大帝〉载:下元三品五气水官洞阴大帝,乃洞元风泽之炁、晨洁之精,驻金灵长乐之宫,总主九江水帝、四渎神君、十二溪真三河四海神君;每至十月十五日下元日,水官将会考察大千世界之内、十方国土之中,上至诸大神仙升临之籍,星宿照临国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孝限之期,下至鱼龙变化飞走潜动生化之期,并俟水官集圣之日录奏,分别随生改形、随福受报、随劫转轮、随业生死。又据《因缘经》载:十月十五日,下元宫主三品五气解厄水官扶桑大帝于此日同到人间,校戒罪福。《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将三官与“三清境”结合,其中的〈三元品诫经说〉载:下元三品水官隶太清境,结风泽之气、凝晨浩之精而成,其中宫号汤谷洞泉官,一曰青华方诸宫,总主水帝汤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诸大神及仙箓簿籍。《三官灯仪》则载水官的功能言:“下元解厄,金阙洞阴大帝水帝,清冷之神,驱雷逐电,海晏河清,隶属玉清境,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

奉祀

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

参考资料

  1. 《三国志、张鲁传》
  2.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
  3. 《三元品诫经》
  4. 《中国道教》(四卷本,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