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鼎器”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9行: | 第9行: | ||
== 參考資料 == | == 參考資料 == | ||
#《金華沖碧丹經秘旨》 | #《金華沖碧丹經秘旨》 | ||
− | #卿希泰、詹石窗主編:《道教文化新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 + | #卿希泰、詹石窗主編:《道教文化新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第264至269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1345至1351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1345至1351頁。 | ||
[[Category:外丹]] | [[Category:外丹]] | ||
[[en:Cinnabar House and Cauldrons]] | [[en:Cinnabar House and Cauldrons]] |
2015年12月31日 (四) 13:58的最新版本
外丹 |
外丹規儀 |
丹房鼎器 |
外丹操作 |
用火禁忌 |
外丹術語 |
金丹黃白術 六一泥 太一天宮 進退抽添 出毒之法 龍芽丹道 |
丹房鼎器是道教用以煉制金丹的主要實驗器具。為了保證煉丹工作的有效進行,道教外丹家設計發明了許許多多的實驗設備,諸如壇、爐、灶、鼎、釜、鍋、罐等。丹房鼎器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鼎器指的是煉制外丹與藥金、藥銀所用的鼎釜。從廣義上看,丹房鼎器還包括丹壇、爐灶等。
在煉丹過程中,鼎的作用尤其突出,因為這是盛置藥物以起火加溫的器具。就質地而言,鼎有金、銀、銅、鐵、瓷、土等類別;就形狀來說,鼎器也是各式各樣的,如瓶、罐、釜、盆在外丹家的實驗過程中都具有鼎器的功能。鼎在道教中有許多不同的稱呼,或叫做匱、神室、混沌等等,其結構或為圓柱形、葫蘆形和坩堝狀。歷史上,外丹家最常用的鼎是上下鼎,也就是由上下兩個鼎組合而成,如南北朝著名煉丹家陶弘景所用的鼎是上下兩層的土釜,而唐代孫思邈所介紹的鼎則是上下兩個可以開合的瓦盆。上下鼎的製作有嚴格的工序和規格。一般而言,其周長是十二寸,以應十二個月和十二消息卦;其身長八寸,以應八節。從根本上看,鼎器與天地的對應,體現了古人的象徵精神。
與鼎密切聯繫的是爐,這是丹房中最主要的加熱設備,也稱作丹爐或者丹灶。從功能上看,丹爐有陰陽之分。以武火加熱的丹爐稱作陽爐,以文火加熱的丹爐稱作陰爐。從形式上看,丹爐也是千姿百態的,比如既濟爐、未濟爐、八卦爐、百眼爐、偃月爐、菊花爐等。爐與鼎的配合使煉丹工作的開展成為可能。
參考資料
- 《金華沖碧丹經秘旨》
- 卿希泰、詹石窗主編:《道教文化新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第264至269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1345至13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