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水”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祝水''',指使用神咒之類法術對水進行祝禱,以令其具有神奇的效力。也可指被施過咒的水。據《抱朴子內篇》〈道...”)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祝水''',指使用[[神咒]]之類法術對水進行祝禱,以令其具有神奇的效力 也可指被施過咒的水。據《[[抱朴子]]內篇》〈道意〉記載,三國時期有位元名叫李寬的道士由蜀入吳,曾通過祝水為人們治病。又據《抱朴子內篇》〈雜應〉言,給牛馬飲祝水可以令其不饑。《[[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八有「祝水法」,具體做法為:「左手搯子,右手執水,呪曰:『唵郁單勃赫,含精陀羅,景玄攝』」。《[[道法會元]]》卷八十一又有〈請光祝水治病咒〉,並在咒語後述其做法為:「左手斗訣,右手劍訣,托水,面南念咒三次。存神,將各放金色毫光射入水中。再取南炁吹入。或冷或熱病,隨事作用。」
+
'''祝水''',指使用[[神咒]]之類法術對水進行祝禱,以令其具有神奇的效力 也可指被施過咒的水 。西漢孔安國注、唐代孔穎達疏的《尚書正義》在解釋〈無逸〉中「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厥口詛祝」的「詛祝」之義時指出:「詛祝,謂吿神明,令加殃咎也。以言吿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ref>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卷十六,〈無逸第十七〉,頁437。</ref>因此祝是向神明宣告祈禱的意思 。據《[[抱朴子]]內篇》〈道意〉記載,三國時期有位元名叫李寬的道士由蜀入吳,曾通過祝水為人們治病。又據《抱朴子內篇》〈雜應〉言,給牛馬飲祝水可以令其不饑。《[[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八有「祝水法」,具體做法為:「左手搯子,右手執水,呪曰:『唵郁單勃赫,含精陀羅,景玄攝』」。《[[道法會元]]》卷八十一又有〈請光祝水治病咒〉,並在咒語後述其做法為:「左手斗訣,右手劍訣,托水,面南念咒三次。存神,將各放金色毫光射入水中。再取南炁吹入。或冷或熱病,隨事作用。」
 +
==註釋==
 +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道意〉,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道意〉,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八,見《道藏》,第3冊。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八,見《道藏》,第3冊。
 
[[Category: 符籙法術]]
 
[[Category: 符籙法術]]

2015年12月26日 (六) 10:11的最新版本

祝水,指使用神咒之类法术对水进行祝祷,以令其具有神奇的效力,也可指被施过咒的水。西汉孔安国注、唐代孔颖达疏的《尚书正义》在解释〈无逸〉中“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的“诅祝”之义时指出:“诅祝,谓吿神明,令加殃咎也。以言吿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1]因此祝是向神明宣告祈祷的意思。据《抱朴子内篇》〈道意〉记载,三国时期有位元名叫李宽的道士由蜀入吴,曾通过祝水为人们治病。又据《抱朴子内篇》〈杂应〉言,给牛马饮祝水可以令其不饥。《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三十八有“祝水法”,具体做法为:“左手掏子,右手执水,咒曰:‘唵郁单勃赫,含精陀罗,景玄摄’”。《道法会元》卷八十一又有〈请光祝水治病咒〉,并在咒语后述其做法为:“左手斗诀,右手剑诀,托水,面南念咒三次。存神,将各放金色毫光射入水中。再取南炁吹入。或冷或热病,随事作用。”

注释

  1.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卷十六,〈无逸第十七〉,页437。

参考文献

  1.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三十八,见《道藏》,第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