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葉真人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唐葉真人傳》,宋張道統撰。道教傳記。一卷。前有宋理宗淳祐時(1241至1252年)馬光祖序。本書為唐代道士葉法善傳記。葉法善為唐玄...)
 
 
(未显示2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唐葉真人傳 》,宋[[ 張道統]]撰。 傳記。 一卷 。前有宋理宗淳祐時(1241至1252年)馬光祖序。 書為唐代道士葉法善 傳記 。葉法善 為唐玄宗時著名道士, 以道術高聞名於世,《[[ 舊唐書]] 》有傳,《[[ 太平廣記]] 》卷二十六也載其事跡。 唐玄宗曾拜 為鴻臚卿 ,封 越國公 贈越州都督。 徽宗 政和六年(1116年) 封致虛見素法師, 宣和二年(1120年)加封靈虛見素真人 。書中既有關於葉法善的神話傳說,也有史實,為研究道士葉法善的參考 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譜錄類。
+
{{dzindex
 
+
|書名= 唐葉真人傳          
 +
|編著= 張道統
 +
|卷數=一卷
 +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譜錄類
 +
|正統道藏字號=孝
 +
|涵芬樓本冊數=557
 +
|新文豐本冊數=30
 +
|三家本冊數=18
 +
|道藏提要編號=773
 +
|中華道藏分類=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
|中華道藏冊數=46
 +
}}
 +
'''唐葉真人傳''',又名《唐鴻臚卿越國公靈虛見素真人傳》,本書為唐代 士葉法善 傳記。 原不題撰人 。前有宋理宗淳祐時(1241至1252年)馬光祖序。 前序文所述,應 南宋道士[[張道統]]撰。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譜錄類。按葉真人即 唐代 著名 道士[[ 葉法善]](616-720年),此人於唐高宗、武后、中宗三朝屢次應詔入宮,玄宗先天二年拜鴻臚卿,卒後贈越州都督 。葉法善以道術高聞名於世,《舊唐書》有傳,《太平廣記》卷二十六也載其事跡。 本書前半部分詳細記述 生平字裡及修真體道、匡濟世人 屢受 贈之事蹟。後半部分輯錄葉法善之家譜、表奏 以及李邕、唐玄宗、葉氏弟子、丁政觀等人撰寫的有關碑記、敕書、奏狀。最 是北 宋政和六年(1116年) 宣和二年(1120年)加封 葉法善為「致虛見素法師」及「 靈虛見素真人 」尊號之冊 文。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3 至424 頁。
+
#《唐葉真人傳》,見《道藏》,第18冊。
[[Category:道教經典]]
+
#胡孚琛主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3-424 頁。
 +
[[Category: 洞神部譜錄類]][[Category: 南宋 道教經典]][[Category: 神仙高道傳]]
 +
[[en: Biography of the Zhenren Ye of the Tang Dynasty]]

2015年11月25日 (三) 09:06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唐葉真人傳
編  著:張道統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洞神部譜錄類 孝字號
涵芬樓本第557冊
新文豐本第30冊
三家本第18冊
道藏提要:編號773
中華道藏: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第46冊
 

唐葉真人傳,又名《唐鴻臚卿越國公靈虛見素真人傳》,本書為唐代道士葉法善傳記。原不題撰人。前有宋理宗淳祐時(1241至1252年)馬光祖序。據書前序文所述,應為南宋道士張道統撰。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譜錄類。按葉真人即唐代著名道士葉法善(616-720年),此人於唐高宗、武后、中宗三朝屢次應詔入宮,玄宗先天二年拜鴻臚卿,卒後贈越州都督。葉法善以道術高聞名於世,《舊唐書》有傳,《太平廣記》卷二十六也載其事跡。本書前半部分詳細記述其生平字裡及修真體道、匡濟世人,屢受封贈之事蹟。後半部分輯錄葉法善之家譜、表奏,以及李邕、唐玄宗、葉氏弟子、丁政觀等人撰寫的有關碑記、敕書、奏狀。最後是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及宣和二年(1120年)加封葉法善為「致虛見素法師」及「靈虛見素真人」尊號之冊文。

參考資料

  1. 《唐葉真人傳》,見《道藏》,第18冊。
  2.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3-4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