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聖保德傳”的版本间的差异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翊聖保德傳 |編著=王欽若 |卷數=三卷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正統道藏字號=陞 |涵芬樓本冊數=1006 |新文豐本...') |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2行: | 第12行: | ||
|中華道藏冊數=46 | |中華道藏冊數=46 | ||
}} | }} | ||
− | '''翊聖保德傳''',北宋真宗時王欽若奉敕編集。《通志‧藝文略》及《宋史‧藝文志》均著錄作三卷。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又有《[[雲笈七籤]]》本及《四庫全書》本。此書為「翊聖」傳記,據稱宋太祖建隆初年(960),有神仙顯靈於陝西周至縣道士張守真家,自稱為玉帝輔臣,奉玉帝之命降世輔佐大宋皇朝。其後宋太宗在陝西終南鎮建上清太平宮供奉此神,並詔封為「翊聖將軍」。宋真宗又加封為「翊聖保德真君」,並命宰臣王欽若編撰本書。書中詳記翊聖真君降世經歷及宋朝供奉真君之事。又載翊聖真君顯靈,驅邪斬妖,告誡世人積善去惡,行忠孝仁義等等、又附錄宋真宗御製序文、王欽若進表、宋真宗批答等等。 | + | '''翊聖保德傳''',北宋真宗時王欽若奉敕編集。《通志‧藝文略》及《宋史‧藝文志》均著錄作三卷。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又有《[[雲笈七籤]]》本及《四庫全書》本。此書為「翊聖」傳記,據稱宋太祖建隆初年(960),有神仙顯靈於陝西周至縣道士張守真家,自稱為玉帝輔臣,奉玉帝之命降世輔佐大宋皇朝。其後宋太宗在陝西終南鎮建上清太平宮供奉此神,並詔封為「翊聖將軍」。宋真宗又加封為「[[ 翊聖保德真君]] 」,並命宰臣王欽若編撰本書。書中詳記翊聖真君降世經歷及宋朝供奉真君之事。又載翊聖真君顯靈,驅邪斬妖,告誡世人積善去惡,行忠孝仁義等等、又附錄宋真宗御製序文、王欽若進表、宋真宗批答等等。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33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33頁。 | ||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北宋道教經典]][[Category: 神仙高道傳]] |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北宋道教經典]][[Category: 神仙高道傳]] | ||
− | [[en: Biography of | + | [[en: Biography of the True Lord Assisting the Sage and Protecting Virtue]] |
2015年12月26日 (六) 10:52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翊聖保德傳
編 著:王欽若
卷 數:三卷
正統道藏:正一部 陞字號
涵芬樓本第1006冊
新文豐本第54冊
三家本第32冊
道藏提要:編號1273
中華道藏: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第46冊
|
翊聖保德傳,北宋真宗時王欽若奉敕編集。《通志‧藝文略》及《宋史‧藝文志》均著錄作三卷。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又有《雲笈七籤》本及《四庫全書》本。此書為「翊聖」傳記,據稱宋太祖建隆初年(960),有神仙顯靈於陝西周至縣道士張守真家,自稱為玉帝輔臣,奉玉帝之命降世輔佐大宋皇朝。其後宋太宗在陝西終南鎮建上清太平宮供奉此神,並詔封為「翊聖將軍」。宋真宗又加封為「翊聖保德真君」,並命宰臣王欽若編撰本書。書中詳記翊聖真君降世經歷及宋朝供奉真君之事。又載翊聖真君顯靈,驅邪斬妖,告誡世人積善去惡,行忠孝仁義等等、又附錄宋真宗御製序文、王欽若進表、宋真宗批答等等。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