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水仙源錄”的版本间的差异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2行: | 第12行: | ||
|中華道藏冊數=47 | |中華道藏冊數=47 | ||
}} | }} | ||
− | '''甘水仙源錄''',元朝[[全真道]]道士[[李道謙]]編撰。書成於元世祖至元戊子年(1288)。十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記傳類。此書彙集各地名山宮觀有關全真道之傳記碑文。前八卷首先錄入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贈全真道之詔書。其次收錄自[[王重陽]]以下全真派道士約五十餘人之傳記、碑文、祭文等。後二卷收錄全真道宮觀碑記,以及七真傳序贊。相傳[[王重陽]]於金朝正隆己卯年(1159)在陝西甘河鎮遇二仙人,「飲以神水,付以真訣」,遂棄家入道,創立全真派。本書題名 | + | ''' 《 甘水仙源錄 》''',元朝[[全真道]]道士[[李道謙]]編撰。書成於元世祖至元戊子年(1288)。十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記傳類。此書彙集各地名山宮觀有關全真道之傳記碑文。前八卷首先錄入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贈全真道之詔書。其次收錄自[[王重陽]]以下全真派道士約五十餘人之傳記、碑文、祭文等。後二卷收錄全真道宮觀碑記,以及七真傳序贊。相傳[[王重陽]]於金朝正隆己卯年(1159)在陝西甘河鎮遇二仙人,「飲以神水,付以真訣」,遂棄家入道,創立全真派。本書題名 「 甘水仙源錄 」 ,旨在說明全真道源起始末。書中所收碑記詩文,多出自金元名家之手,是為研究早期全真道歷史之重要資料。 |
+ | ==目錄== | ||
+ | *卷一 | ||
+ | **詔書 | ||
+ | **碑文 | ||
+ | **終南山神仙重陽真人全真教祖碑 | ||
+ | **終南山重陽祖師仙跡記 | ||
+ | **丹陽真人馬公登真記 | ||
+ | **丹陽真人馬公登真記 | ||
+ | **全真第二代丹陽抱一無為真人馬宗師道行碑 | ||
+ | **長真子譚真人仙跡碑銘 | ||
+ | *卷二 | ||
+ | **長生真人劉宗師道行碑 | ||
+ | **長春真人本行碑 | ||
+ | **祭文 | ||
+ | **玉陽體玄廣度真人王宗師道行碑銘 | ||
+ | **廣寧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師道行碑 | ||
+ | **七真讚 | ||
+ | **重陽王真人 | ||
+ | **丹陽馬真人 | ||
+ | **長真譚真人 | ||
+ | **長生劉真人 | ||
+ | **長春邱真人 | ||
+ | **玉陽王真人 | ||
+ | **廣寧郝真人 | ||
+ | *卷三 | ||
+ | **清和妙道廣化真人尹宗師碑銘 | ||
+ | **玄門掌教大宗師真常真人道行碑銘 | ||
+ | **終南山重陽萬毒宮洞真于真人道行碑 | ||
+ | *卷四 | ||
+ | **真常子李真人碑銘 | ||
+ | **離峰子于公墓銘 | ||
+ | **弘玄真人趙公道行碑 | ||
+ | **終南山碧虛真人楊先生墓銘 | ||
+ | **終南山全陽真人周尊師道行碑 | ||
+ | **普照真人玄通子范公墓誌銘 | ||
+ | **棲雲真人王尊師道行碑 | ||
+ | **應緣扶教崇道張尊師道行碑 | ||
+ | *卷五 | ||
+ | **玄門掌教宗師誠明真人道行碑銘 | ||
+ | **湛然子趙先生墓碑 | ||
+ | **終南山靈虛觀沖虛大師呂君墓誌 | ||
+ | **真靜崔先生傳 | ||
+ | **沖和真人潘公神道之碑 | ||
+ | **無為抱道素德真人夏公道行碑記 | ||
+ | **沖虛大師于公墓碣銘 | ||
+ | **玄門弘教白雲真人景公道行碑 | ||
+ | *卷六 | ||
+ | **終南山重陽萬毒宮無欲觀妙真人李公本行碑 | ||
+ | **紫陽真人祭無欲真人 | ||
+ | **佐玄寂照大師馮公道行碑銘 | ||
+ | **重玄廣德弘道真人孟公碑銘 | ||
+ | **渾源縣真常子劉君道行記 | ||
+ | **重玄子李先生返真碑銘 | ||
+ | **棲真子李尊師墓碑 | ||
+ | *卷七 | ||
+ | **崇真光教淳和真人道行之碑 | ||
+ | **頤真沖虛真人毛尊師蛻化銘 | ||
+ | **終南山圓明真人李練師道行碑 | ||
+ | **清虛大師把君道行錄 | ||
+ | **終南山樓觀宗聖宮同塵真人李尊師道行碑 | ||
+ | **洗燈子然先生道行碑銘 | ||
+ | **通真子秦公道行碑銘 | ||
+ | **恕齋王先生事蹟 | ||
+ | **訥庵張先生事蹟 | ||
+ | *卷八 | ||
+ | **純成子李君墓誌銘 | ||
+ | **洞觀普濟圓明真人高君道行碑 | ||
+ | **太華真隱褚君傳 | ||
+ | **洞玄子史公道行錄 | ||
+ | **史講師道行錄後跋文 | ||
+ | **泰安阜上張氏先瑩記 | ||
+ | **終南劉先生事蹟 | ||
+ | **清平子趙先生道行碑 | ||
+ | **知常姬真人事蹟 | ||
+ | **延安路趙先生本行記 | ||
+ | **洞元虛靜大師申公提點墓誌銘 | ||
+ | *卷九 | ||
+ | **鄂縣秦渡鎮重修志道觀碑 | ||
+ | **燕京白雲觀處順堂會葬記 | ||
+ | **懷州清真觀記 | ||
+ | **衛州砟城縣靈虛觀碑 | ||
+ | **鄧州重陽觀記 | ||
+ | **燕京創建玉清觀碑 | ||
+ | **德興府秋陽觀碑 | ||
+ | **創建真常觀記 | ||
+ | **大金陝州修靈虛觀記 | ||
+ | *卷十 | ||
+ | **修建開陽觀碑 | ||
+ | **順德府通真觀碑 | ||
+ | **重修太清觀記 | ||
+ | **淵靜觀記 | ||
+ | **神清觀記 | ||
+ | **隴州濟陽縣新修玉清觀記 | ||
+ | **大都清逸觀碑 | ||
+ | **增修華清宮記 | ||
+ | **七真傳序 | ||
+ | **送真人于公如北京引 | ||
+ | **終南山甘河鎮遇仙宮詩序 | ||
+ | **題甘河遇仙宮 | ||
+ | **後序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259頁。 |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259頁。 |
2016年5月11日 (三) 17:07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甘水仙源錄
編 著:李道謙
卷 數:三卷
正統道藏:洞神部記傳類 川字號
涵芬樓本第611-613冊
新文豐本第33冊
三家本第19冊
道藏提要:編號967
中華道藏: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第47冊
|
《甘水仙源錄》,元朝全真道道士李道謙編撰。書成於元世祖至元戊子年(1288)。十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記傳類。此書彙集各地名山宮觀有關全真道之傳記碑文。前八卷首先錄入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贈全真道之詔書。其次收錄自王重陽以下全真派道士約五十餘人之傳記、碑文、祭文等。後二卷收錄全真道宮觀碑記,以及七真傳序贊。相傳王重陽於金朝正隆己卯年(1159)在陝西甘河鎮遇二仙人,「飲以神水,付以真訣」,遂棄家入道,創立全真派。本書題名「甘水仙源錄」,旨在說明全真道源起始末。書中所收碑記詩文,多出自金元名家之手,是為研究早期全真道歷史之重要資料。
目錄
- 卷一
- 詔書
- 碑文
- 終南山神仙重陽真人全真教祖碑
- 終南山重陽祖師仙跡記
- 丹陽真人馬公登真記
- 丹陽真人馬公登真記
- 全真第二代丹陽抱一無為真人馬宗師道行碑
- 長真子譚真人仙跡碑銘
- 卷二
- 長生真人劉宗師道行碑
- 長春真人本行碑
- 祭文
- 玉陽體玄廣度真人王宗師道行碑銘
- 廣寧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師道行碑
- 七真讚
- 重陽王真人
- 丹陽馬真人
- 長真譚真人
- 長生劉真人
- 長春邱真人
- 玉陽王真人
- 廣寧郝真人
- 卷三
- 清和妙道廣化真人尹宗師碑銘
- 玄門掌教大宗師真常真人道行碑銘
- 終南山重陽萬毒宮洞真于真人道行碑
- 卷四
- 真常子李真人碑銘
- 離峰子于公墓銘
- 弘玄真人趙公道行碑
- 終南山碧虛真人楊先生墓銘
- 終南山全陽真人周尊師道行碑
- 普照真人玄通子范公墓誌銘
- 棲雲真人王尊師道行碑
- 應緣扶教崇道張尊師道行碑
- 卷五
- 玄門掌教宗師誠明真人道行碑銘
- 湛然子趙先生墓碑
- 終南山靈虛觀沖虛大師呂君墓誌
- 真靜崔先生傳
- 沖和真人潘公神道之碑
- 無為抱道素德真人夏公道行碑記
- 沖虛大師于公墓碣銘
- 玄門弘教白雲真人景公道行碑
- 卷六
- 終南山重陽萬毒宮無欲觀妙真人李公本行碑
- 紫陽真人祭無欲真人
- 佐玄寂照大師馮公道行碑銘
- 重玄廣德弘道真人孟公碑銘
- 渾源縣真常子劉君道行記
- 重玄子李先生返真碑銘
- 棲真子李尊師墓碑
- 卷七
- 崇真光教淳和真人道行之碑
- 頤真沖虛真人毛尊師蛻化銘
- 終南山圓明真人李練師道行碑
- 清虛大師把君道行錄
- 終南山樓觀宗聖宮同塵真人李尊師道行碑
- 洗燈子然先生道行碑銘
- 通真子秦公道行碑銘
- 恕齋王先生事蹟
- 訥庵張先生事蹟
- 卷八
- 純成子李君墓誌銘
- 洞觀普濟圓明真人高君道行碑
- 太華真隱褚君傳
- 洞玄子史公道行錄
- 史講師道行錄後跋文
- 泰安阜上張氏先瑩記
- 終南劉先生事蹟
- 清平子趙先生道行碑
- 知常姬真人事蹟
- 延安路趙先生本行記
- 洞元虛靜大師申公提點墓誌銘
- 卷九
- 鄂縣秦渡鎮重修志道觀碑
- 燕京白雲觀處順堂會葬記
- 懷州清真觀記
- 衛州砟城縣靈虛觀碑
- 鄧州重陽觀記
- 燕京創建玉清觀碑
- 德興府秋陽觀碑
- 創建真常觀記
- 大金陝州修靈虛觀記
- 卷十
- 修建開陽觀碑
- 順德府通真觀碑
- 重修太清觀記
- 淵靜觀記
- 神清觀記
- 隴州濟陽縣新修玉清觀記
- 大都清逸觀碑
- 增修華清宮記
- 七真傳序
- 送真人于公如北京引
- 終南山甘河鎮遇仙宮詩序
- 題甘河遇仙宮
- 後序
參考資料
-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259頁。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198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32頁。
- 朱越利:《道教要籍概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185至1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