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 |編著=夏元鼎 |卷數=七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玉訣類 |正統道藏字號=呂 |涵芬樓本冊數=66 |新文豐...') |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2行: | 第12行: | ||
|中華道藏冊數=19 | |中華道藏冊數=19 | ||
}} | }} | ||
− | '''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原題「雲峰散人永嘉夏宗禹著」。宗禹即南宋[[夏元鼎]]。七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編首載寶慶三年 | + | '''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原題「雲峰散人永嘉夏宗禹著」。宗禹即南宋[[夏元鼎]]。七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編首載寶慶三年 (1227) 真德秀〈序〉,謂夏氏所撰《悟真講義》,「章剖句析,讀之使人煥然無疑」。全書取《[[悟真篇]]》正編詩詞九十三首逐一詮釋,而不取該書附錄之禪宗歌頌詩曲雜言。注文依[[張伯端]]「三教合一」之旨,徵引丹書以闡發內丹修煉之旨。所述丹法屬南宗,強調自身修煉,文字明白流暢。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9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9頁。 | ||
[[Category: 洞真部玉訣類]][[Category: 內丹]][[Category:南宋道教經典]] [[Category: 南宗]] | [[Category: 洞真部玉訣類]][[Category: 內丹]][[Category:南宋道教經典]] [[Category: 南宗]] | ||
[[en: Ziyang Zhenren’s Essay on the Immediate Awakening to Truth Explained]] | [[en: Ziyang Zhenren’s Essay on the Immediate Awakening to Truth Explained]] |
2013年9月19日 (四) 16:58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
編 著:夏元鼎
卷 數:七卷
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呂字號
涵芬樓本第66冊
新文豐本第4冊
三家本第3冊
道藏提要:編號146
中華道藏:四輔真經太清金丹經
第19冊
|
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原題「雲峰散人永嘉夏宗禹著」。宗禹即南宋夏元鼎。七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編首載寶慶三年(1227)真德秀〈序〉,謂夏氏所撰《悟真講義》,「章剖句析,讀之使人煥然無疑」。全書取《悟真篇》正編詩詞九十三首逐一詮釋,而不取該書附錄之禪宗歌頌詩曲雜言。注文依張伯端「三教合一」之旨,徵引丹書以闡發內丹修煉之旨。所述丹法屬南宗,強調自身修煉,文字明白流暢。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