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 |編著= |卷數=二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神符類 |正統道藏字號=推 |涵芬樓本冊數=188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3
 
|中華道藏冊數=3
 
}}
 
}}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又名《自然五勝文》或《真一五稱經》。道教 古《[[靈寶經]] 之一,約成書於東晉末南朝初。[[陸修靜]]《[[靈寶經目]]》已著錄。原書一卷,今《[[正統道藏]]》本分作二卷,收入洞神部神符類。另有敦煌殘抄本一件(P2440),題作《靈寶真一五稱經卷》。本書上卷有五枚大符,即「五稱符」(又名五勝文)。據稱此符隱含五方帝君姓諱,上應五星,下表五嶽,中寶五臟,乃五行之母。諸道士欲求長生不老,役使萬神,諸百姓欲治病治生,求福求財,皆可書寫佩服此符。書中詳載佩符行道之法。下卷內載八卦神名及治所,以及祭祀通靈,召八卦、六甲諸神之法。篇末載[[靈寶二十四真圖]]。總之,全書主要內容為早期道教佩符祭祀,召神役鬼之術。
+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又名《自然五勝文》或《真一五稱經》。道教[[ 靈寶經]]之一,約成書於東晉末南朝初。[[陸修靜]]《[[靈寶經目]]》已著錄。原書一卷,今《[[正統道藏]]》本分作二卷,收入洞神部神符類。另有敦煌殘抄本一件(P2440),題作《靈寶真一五稱經卷》。本書上卷有五枚大符,即「五稱符」(又名五勝文)。據稱此符隱含五方帝君姓諱,上應五星,下表五嶽,中寶五臟,乃五行之母。諸道士欲求長生不老,役使萬神,諸百姓欲治病治生,求福求財,皆可書寫佩服此符。書中詳載佩符行道之法。下卷內載八卦神名及治所,以及祭祀通靈,召八卦、六甲諸神之法。篇末載[[靈寶二十四真圖]]。總之,全書主要內容為早期道教佩符祭祀,召神役鬼之術。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60。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60。
[[Category: 洞神部神符類]][[Category:南北朝道教經典]]
+
[[Category: 洞神部神符類]][[Category:南北朝道教經典]][[Category:靈寶派]]
 
[[en: Supreme Scripture of the Most High Boundless Great Dao and the Spontaneously Created True-and-One Symbols of the Five Correspondences]]
 
[[en: Supreme Scripture of the Most High Boundless Great Dao and the Spontaneously Created True-and-One Symbols of the Five Correspondences]]

2013年9月18日 (三) 10:14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
編  著:
卷  數:二卷
正統道藏:洞神部神符類 推字號
涵芬樓本第188冊
新文豐本第11冊
三家本第6冊
道藏提要:編號397
中華道藏:三洞真經洞玄靈寶經
第3冊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又名《自然五勝文》或《真一五稱經》。道教古靈寶經之一,約成書於東晉末南朝初。陸修靜靈寶經目》已著錄。原書一卷,今《正統道藏》本分作二卷,收入洞神部神符類。另有敦煌殘抄本一件(P2440),題作《靈寶真一五稱經卷》。本書上卷有五枚大符,即「五稱符」(又名五勝文)。據稱此符隱含五方帝君姓諱,上應五星,下表五嶽,中寶五臟,乃五行之母。諸道士欲求長生不老,役使萬神,諸百姓欲治病治生,求福求財,皆可書寫佩服此符。書中詳載佩符行道之法。下卷內載八卦神名及治所,以及祭祀通靈,召八卦、六甲諸神之法。篇末載靈寶二十四真圖。總之,全書主要內容為早期道教佩符祭祀,召神役鬼之術。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