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經複文序”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太平經複文序 |編著= |卷數=一篇 |正統道藏分類=太平部 |正統道藏字號=入 |涵芬樓本冊數=746-755 |新文豐本冊數=40 |三家本...')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7
 
|中華道藏冊數=7
 
}}
 
}}
'''太平經複文序''',撰人不詳。書中提及「南朝湮沒,中國復興」,當出於唐初。原文附於《[[正統道藏]]》本《[[太平經]]》之後,概述《太平經》源出及傳授始末。序文稱皇天金闕後聖太平帝君作「太平複文」四篇,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先傳上相青童君、上宰西城王君,王君傳弟子帛和,帛和於東漢末傳[[干吉]]。干吉據此四篇「太平本文」,推演為《太平經》一百七十卷,三百六十六章。南朝喪亂,經文不行。陳宣帝時道士[[周智響]]奉敕於海嵎山取出此文,常自講習,時號太平法師。按以上所說「太平複文」,當即今本《太平經》卷一 四至一 七所載四篇符籙秘文,共二千一百三十三字。本篇對考證《太平經》源流及其版本有參考價值。  
+
'''太平經複文序''',撰人不詳。書中提及「南朝湮沒,中國復興」,當出於唐初。原文附於《[[正統道藏]]》本《[[太平經]]》之後,概述《太平經》源出及傳授始末。序文稱皇天金闕後聖太平帝君作「太平複文」四篇,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先傳上相青童君、上宰西城王君,王君傳弟子帛和,帛和於東漢末傳[[干吉]]。干吉據此四篇「太平本文」,推演為《太平經》一百七十卷,三百六十六章。南朝喪亂,經文不行。陳宣帝時道士[[周智響]]奉敕於海嵎山取出此文,常自講習,時號太平法師。按以上所說「太平複文」,當即今本《太平經》卷一 四至一 七所載四篇符籙秘文,共二千一百三十三字。本篇對考證《太平經》源流及其版本有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77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77頁。
 
[[Category: 太平部]][[Category: 太平道]]
 
[[Category: 太平部]][[Category: 太平道]]
 
[[en: tai ping jing fu wen xu]]
 
[[en: tai ping jing fu wen xu]]

2013年9月6日 (五) 16:23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平经复文序
编  著:
卷  数:一篇
正统道藏:太平部 入字号
涵芬楼本第746-755册
新文丰本第40册
三家本第24册
道藏提要:编号1092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平部诸经
第7册
 

太平经复文序,撰人不详。书中提及“南朝湮没,中国复兴”,当出于唐初。原文附于《正统道藏》本《太平经》之后,概述《太平经》源出及传授始末。序文称皇天金阙后圣太平帝君作“太平复文”四篇,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先传上相青童君、上宰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和于东汉末传干吉。干吉据此四篇“太平本文”,推演为《太平经》一百七十卷,三百六十六章。南朝丧乱,经文不行。陈宣帝时道士周智响奉敕于海嵎山取出此文,常自讲习,时号太平法师。按以上所说“太平复文”,当即今本《太平经》卷一零四至一零七所载四篇符箓秘文,共二千一百三十三字。本篇对考证《太平经》源流及其版本有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