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經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7行: 第7行:
 
 《靈寶經目》稱「元始舊經紫微金格目」共十部三十六卷,包括:
 
 《靈寶經目》稱「元始舊經紫微金格目」共十部三十六卷,包括:
 
*第一部
 
*第一部
**《[[真文赤書]]》
+
**《[[真文赤書]]》 (即《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
**《[[赤書玉訣]]》
+
**《[[赤書玉訣]]》 (即《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
 
*第二部
 
*第二部
**《[[大小劫]]》
+
**《[[大小劫]]》 (即《洞玄靈寶丹水飛術運度小劫妙經》)
**《[[天地運度]]》
+
**《[[天地運度]]》 (即《太上洞玄靈寶天地運度自然妙經》)
 
*第三部
 
*第三部
**《[[空洞靈章]]》
+
**《[[空洞靈章]]》 (即《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
**《[[升玄步虛章]]》
+
**《[[升玄步虛章]]》 (即《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
**《[[九天生神章]]》
+
**《[[九天生神章]]》 (即《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
 
*第四部
 
*第四部
**《[[自然五稱文]]》
+
**《[[自然五稱文]]》 (即《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
**《[[諸天內音玉宇]]》
+
**《[[諸天內音玉宇]]》 (即《太上洞玄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
**《[[八威召龍經]]》
+
**《[[八威召龍經]]》 (即《太上洞玄靈寶八威召龍妙經》)
 
*第五部
 
*第五部
**《[[智慧上品大戒]]》
+
** 《智慧上品大戒》(即 《[[ 太上洞玄靈寶 智慧 罪根 上品大戒 ]]》 、《[[太上洞玄靈寶智慧本願大戒上品經]]》、《[[太上洞玄靈寶上品戒經]]》)
**《[[威儀自然]]》
+
**《[[威儀自然]]》 (即《[[洞玄靈寶玉籙簡文三元威儀自然真經]]》、《[[太上洞玄靈寶下元黃籙簡文威儀經]]》、《[[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
 
*第六部
 
*第六部
**《[[智慧定志通微]]》
+
**《[[智慧定志通微]]》 (即《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
**《[[本業上品]]》
+
**《[[本業上品]]》 (即《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
**《[[法輪罪福]]》
+
**《[[法輪罪福]]》 (即《太上洞玄靈寶真一勸誡法輪妙經》)
 
*第七部
 
*第七部
**《[[無量度人上品]]》
+
**《[[無量度人上品]]》 (即《太上洞玄靈寶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諸天靈童目度命]]》
+
**《[[諸天靈童目度命]]》 (即《太上洞玄靈寶諸天靈書度命妙經》)
**《[[滅度五練生尸]]》
+
**《[[滅度五練生尸]]》 (即《太上洞玄靈寶滅度五鍊生尸妙經》)
 
*第八部
 
*第八部
**《[[三元戒品]]》
+
** 《三元戒品》(即《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誡》,《正統道藏分為 《[[ 太上洞玄靈寶 三元 功德輕重經]]》及《[[太上大道三元 戒謝罪上法]]》
**《[[宿命因緣]]》
+
**《[[宿命因緣]]》 (即《太上洞玄靈寶宿命因緣明經》)
**《[[ 眾聖難]]
+
**《眾聖難》
**《[[導引三光日月星]]》
+
**《[[導引三光日月星]]》 (即《太上洞玄靈寶導引三光妙經》)
 
*第九部
 
*第九部
**《[[二十四生圖]]》
+
**《[[二十四生圖]]》 (即《太上洞玄靈寶二十四生圖》)
**《[[飛行三界通微內思]]》
+
**《[[飛行三界通微內思]]》 (即《太上洞玄靈寶飛行三界通微內思妙經》)
 
*第十部
 
*第十部
**《[[ 藥品]]
+
**《藥品》
**《[[芝品]]》
+
**《[[芝品]]》 (即《太上洞玄靈寶芝草品》)
**《[[變化空洞]]》
+
**《[[變化空洞]]》 (即《元始天尊說變化空洞妙經》)
 +
 
 
===葛仙公受教戒訣要及說行業新經(新經)===
 
===葛仙公受教戒訣要及說行業新經(新經)===
 
 《靈寶經目》稱「葛仙公受教戒訣要及說行業新經」則有十一卷,包括:
 
 《靈寶經目》稱「葛仙公受教戒訣要及說行業新經」則有十一卷,包括:

2013年6月16日 (日) 18:38的版本

《灵宝经目》,南朝陆修静撰于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年)。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均著录作一卷。原书已佚,但《云笈七签》尚录存其序文一篇。该篇概述《灵宝经》源出始末,谓“灵宝真文”出于上古龙汉之劫,历经三皇五帝,至东晋末年始传于世。然而陆修静所见当时传世之《灵宝经》,真伪混淆,文字僻左,颠倒舛错,事无次序。陆氏有感于此,遂考订整理其篇目卷次,撰成《灵宝经目》。

亡佚与再现

按陆氏所撰经目,南宋以后失传,但其部分内容尚可见于其它道书。近代日本学者大渊忍尔据敦煌遗书及有关资料,辑录编纂《灵宝经目》一篇,收入其《敦煌道经目录编》一书中,遂使陆氏旧目得以重见。该《经目》所著录之数十种道书,多为东晋末南朝初传世之古《灵宝经》,可供研究者参考。

经目记载的“元始旧经”与“新经”

《灵宝经目》把灵宝派经典分为“元始旧经紫微金格目”及“葛仙公受教戒诀要及说行业新经”两个部分,当代学者给予这批早期灵宝派经典一个名字:“古灵宝经”。

元始旧经紫微金格目(元始旧经)

《灵宝经目》称“元始旧经紫微金格目”共十部三十六卷,包括:

葛仙公受教戒诀要及说行业新经(新经)

《灵宝经目》称“葛仙公受教戒诀要及说行业新经”则有十一卷,包括: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