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Newsbymonth
 
{{Newsbymonth
 
|content=
 
|content=
== 代道教龍山石窟保護方案即將出台==
+
== 中國道教協會組團赴韓國訪問交流==
*2012年11月24日,據新華網報道保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道教石窟]]的保護方案即將出臺。該石窟初建於唐代,主窟開鑿於蒙元時期,現存9窟共造像66尊,龕內供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諸神像,同時也雕刻著[[北七真]]站像,還有雲龍、雙鳳藻井,仙鶴、飛天等浮雕圖案。石雕風格樸實、凝練、莊重,衣飾簡潔肅靜、褶皺分明,有明顯的蒙元風格,與佛教石窟雕像風格迥異。1996年被評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也成立了龍山文物保管所,專門保護龍山地區以石窟為主的文物。惟石窟建於砂岩之上,極易受到雨水和強光的侵蝕,目前石窟外表的雕刻幾乎完全脫落,窟內的刻畫也在逐漸風化,部分頭像的表面輪廓已十分模糊。太原市龍山文物保管所所長表示,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與國外的交流,石窟的保護已經有了一定的辦法。他說:「初步設計了兩套保護方案,一套就是按照石窟外面的窟窿眼,把窟簷恢復起來進行保護,防止雨水侵蝕;還有一種就是離開石窟一定距離修建一個大棚,把它完全罩在裡面,可以通風,讓陽光不會直接照在石窟上面。」然而,與這些外在的保護措施相比,最大的難度是刻像本體的保護。李繼東介紹,正在與相關的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石窟刻畫本體的保護方法正在進行科研論證。據介紹,目前龍山道教石窟的整體保護方案將于明年上半年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後即可動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4/c_113787270.htm 新華網]
+
*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韓兩國建交20週年之際,[[中國道教協會]]代表團一行7人應邀於2012年赴韓國訪問交流。代表團團長為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丁常雲,代表團成員有國家宗教局外事司主任科員肖德雄、中國道教協會國際部副主任尹志華、浙江天台山桐柏宮住持張高澄等。與中國道教協會 表團一同應邀赴韓訪問交流的還有北京大學王宗昱教授和金勳教授、四川大學詹石窗教授等專家學者。[http://www.taoist.org.cn/webfront/webfront_viewContents.cgi?id=7934 中國道教協會]
 +
<br style="clear:both;">
 +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舉行壬辰國內授籙儀式==
 +
*11月17日至21日(十月初四日至初八日)下會日期間,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舉行授籙活動。這是繼庚寅年(2010年)對國內正一道弟子授籙後,規模最大的一次授籙活動,來自北京、上海、內蒙古、寧夏、遼寧、吉林、青海、四川、甘肅、貴州、河南、廣東、廣西、山西、重慶、雲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江西等22省、市、自治區的正一道弟子共328人參加了授籙。[http://www.taoist.org.cn/webfront/webfront_viewContents.cgi?id=7925 中國 道教 協會]
 +
<br style="clear:both;">
 +
==元代 龍山 道教 石窟保護方案即將出台==
 +
*[[File:News_20121124.jpg|300px|thumb|right]]2012年11月24日,據新華網報道保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道教石窟]]的保護方案即將出臺。該石窟初建於唐代,主窟開鑿於蒙元時期,現存9窟共造像66尊,龕內供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諸神像,同時也雕刻著[[北七真]]站像,還有雲龍、雙鳳藻井,仙鶴、飛天等浮雕圖案。石雕風格樸實、凝練、莊重,衣飾簡潔肅靜、褶皺分明,有明顯的蒙元風格,與佛教石窟雕像風格迥異。1996年被評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也成立了龍山文物保管所,專門保護龍山地區以石窟為主的文物。惟石窟建於砂岩之上,極易受到雨水和強光的侵蝕,目前石窟外表的雕刻幾乎完全脫落,窟內的刻畫也在逐漸風化,部分頭像的表面輪廓已十分模糊。太原市龍山文物保管所所長表示,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與國外的交流,石窟的保護已經有了一定的辦法。他說:「初步設計了兩套保護方案,一套就是按照石窟外面的窟窿眼,把窟簷恢復起來進行保護,防止雨水侵蝕;還有一種就是離開石窟一定距離修建一個大棚,把它完全罩在裡面,可以通風,讓陽光不會直接照在石窟上面。」然而,與這些外在的保護措施相比,最大的難度是刻像本體的保護。李繼東介紹,正在與相關的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石窟刻畫本體的保護方法正在進行科研論證。據介紹,目前龍山道教石窟的整體保護方案將于明年上半年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後即可動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4/c_113787270.htm 新華網]
 
==中國道教學院留學生道教科儀初級班結業==
 
==中國道教學院留學生道教科儀初級班結業==
 
*2012年11月7日,[[中國道教學院]]留學生道教科儀初級班結業。這個班有來自法國、比利時、瑞士、葡萄牙、義大利、墨西哥、委內瑞拉等7個國家的19位學員,是中國道教學院建院以來招收的第一個留學生班。[http://www.taoist.org.cn/webfront/webfront_viewContents.cgi?id=7894 中國道教協會]
 
*2012年11月7日,[[中國道教學院]]留學生道教科儀初級班結業。這個班有來自法國、比利時、瑞士、葡萄牙、義大利、墨西哥、委內瑞拉等7個國家的19位學員,是中國道教學院建院以來招收的第一個留學生班。[http://www.taoist.org.cn/webfront/webfront_viewContents.cgi?id=7894 中國道教協會]

2012年12月18日 (二) 10:30的最新版本

本月新闻

中国道教协会组团赴韩国访问交流

  • 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之际,中国道教协会代表团一行7人应邀于2012年赴韩国访问交流。代表团团长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代表团成员有国家宗教局外事司主任科员肖德雄、中国道教协会国际部副主任尹志华、浙江天台山桐柏宫住持张高澄等。与中国道教协会代表团一同应邀赴韩访问交流的还有北京大学王宗昱教授和金勋教授、四川大学詹石窗教授等专家学者。中国道教协会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行壬辰国内授箓仪式

  • 11月17日至21日(十月初四日至初八日)下会日期间,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行授箓活动。这是继庚寅年(2010年)对国内正一道弟子授箓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授箓活动,来自北京、上海、内蒙古、宁夏、辽宁、吉林、青海、四川、甘肃、贵州、河南、广东、广西、山西、重庆、云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江西等22省、市、自治区的正一道弟子共328人参加了授箓。中国道教协会


元代龙山道教石窟保护方案即将出台

  • News 20121124.jpg
    2012年11月24日,据新华网报道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道教石窟的保护方案即将出台。该石窟初建于唐代,主窟开凿于蒙元时期,现存9窟共造像66尊,龛内供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诸神像,同时也雕刻著北七真站像,还有云龙、双凤藻井,仙鹤、飞天等浮雕图案。石雕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肃静、褶皱分明,有明显的蒙元风格,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1996年被评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也成立了龙山文物保管所,专门保护龙山地区以石窟为主的文物。惟石窟建于砂岩之上,极易受到雨水和强光的侵蚀,目前石窟外表的雕刻几乎完全脱落,窟内的刻画也在逐渐风化,部分头像的表面轮廓已十分模糊。太原市龙山文物保管所所长表示,近几年随著科技的发展和与国外的交流,石窟的保护已经有了一定的办法。他说:“初步设计了两套保护方案,一套就是按照石窟外面的窟窿眼,把窟檐恢复起来进行保护,防止雨水侵蚀;还有一种就是离开石窟一定距离修建一个大棚,把它完全罩在里面,可以通风,让阳光不会直接照在石窟上面。”然而,与这些外在的保护措施相比,最大的难度是刻像本体的保护。李继东介绍,正在与相关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石窟刻画本体的保护方法正在进行科研论证。据介绍,目前龙山道教石窟的整体保护方案将于明年上半年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后即可动工。新华网

中国道教学院留学生道教科仪初级班结业

  • 2012年11月7日,中国道教学院留学生道教科仪初级班结业。这个班有来自法国、比利时、瑞士、葡萄牙、义大利、墨西哥、委内瑞拉等7个国家的19位学员,是中国道教学院建院以来招收的第一个留学生班。中国道教协会


 

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