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守誠”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譚守誠''',明末清初湖北酃縣人,號心月。據《金蓋心燈》、《太上律脈源流》載,自幼生性篤實,不苟言笑,及長,讀書黃...')
 
 
第2行: 第2行: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206。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206。
[[Category:  明朝 道教人物]]
+
[[Category:  清民初 道教人物]]
 
[[en: Tan ShouCheng]]
 
[[en: Tan ShouCheng]]

2012年10月26日 (五) 09:50的最新版本

谭守诚,明末清初湖北酃县人,号心月。据《金盖心灯》、《太上律脉源流》载,自幼生性笃实,不苟言笑,及长,读书黄鹤楼,明亡弃家为道士,遍游名山,历参耆宿。遇王常月于武当山中,传授秘法,操修二十馀年,无略刻少懈。后入京师,值王常月大开演钵堂于白云观。备受三大戒,受付龙门心印,遂居白云观,后随王常月至浙江,与陶靖庵黄守中黄守圆黄守正吕守朴等交往甚密,阐论道法,勉承宗教,四方咸归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往来于金盖、冠山,传演宗法。后于江南建隐仙庵设教传法,诲人以忠节为本,以诚静为用。从其学者数千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病逝。得其学旨者有黄州詹太林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