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神廟”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temple |name=北京火神廟 |image name=Huoshen_temple,_Beijing.jpg |width=300px |deity=南方火德熒惑星君 |sect= |built=唐代貞觀年間(627年-649年) |ad...')
(没有差异)

2011年5月17日 (二) 22:44的版本

北京火神廟

Huoshen temple, Beijing.jpg

創立:唐代貞觀年間(627年-649年)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外大街77號
 

北京火神廟,主祀南方火德熒惑星君,正式名稱是勅建火德真君廟,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外大街77號、什剎海東岸,明代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在元代廟址上改建而成,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現存建築保留了明代形制和佈局,1984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0年12月12日,重新作為道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

歷史

火神廟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重修。明代萬曆三十三年,朝廷鑒於紫禁城內宮殿連番失火,將原廟改建為「碧瓦重閣」,有火祖殿、隆恩殿、萬歳景靈閣、輔聖殿、弼靈殿等,成為國家祭祀場所。乾隆二十四年重修,時有火祖殿、靈官殿、萬夀景命寶閣(玉皇閣)、斗母閣等,門及後閣已改鋪黃色琉璃瓦。火祖殿匾額「司南利用」,對聯「菽粟並資仁,功成既濟;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關帝殿匾額「氣壯山河」、玉皇閣匾額「紫霄香案」、斗母閣匾額「妙統辰樞」,皆是清高宗御書。

1949年後,火神廟被單位和居民長期佔用,年久失修。1984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經過中國道教協會和西城區政府多次磋商,佔用單位和居民的陸續出遷,並於2002年6月11日由中國道教協會閔智亭會長等主持了第一期修繕工程啟動儀式。2010年12月12日,在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的主持下,舉行了修復竣工開放暨神像開光慶典,重新成為道教活動場所。

參考資料

  • 陶金:〈敕建火德真君廟考〉,《中國道教》2002第2期。
  • 〈火德真君廟(火神廟)一期修繕工程開工〉,《中國道教》 2002第4期。
  • 常人春:〈清代火神廟的中元法會〉,《中國道教》2002年第6期。
  • 鄭琢:〈北京火德真君廟修復竣工開放暨神像開光慶典隆重舉行〉,《中國道教》2010第6期。
北京道教
組織 北京市道教協會
宮觀 西城區 白雲觀 呂祖宮 火神廟 都城隍廟
朝陽區 東嶽廟
豐台區 大王廟
海淀區 桃源觀
門頭溝區 妙峰山碧霞元君廟
房山區 聖蓮山道觀
通州區 佑民觀
昌平區 青龍觀
平谷區 興隆觀 龍王廟 丫髻山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