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籤”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4行: | 第14行: | ||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81頁。 |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81頁。 | ||
#朱越利:《道教要籍概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123─127頁。 | #朱越利:《道教要籍概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123─127頁。 | ||
− | [[Category:道 | + | |
+ | {{道藏源流}} | ||
+ | [[Category:道 藏]] | ||
[[en: The Seven Slips of a Cloudy Satchel]] | [[en: The Seven Slips of a Cloudy Satchel]] |
2010年1月5日 (二) 00:26的版本
《雲笈七籤》,道教類書,宋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張君房編。《大宋天宮寶藏》修成後,張君房撮其精要編為《雲笈七籤》一百二十卷。
「雲笈」在道教中指收藏經籍的書箱;「七籤」即指七部,道書分類為三洞四輔,總稱為七部。
其內容主要有:道德之旨、宇宙生成、道教緣起、經籍源流與傳授系統、仙真傳記、內外丹法、齋醮科儀、洞天福地、道教教理教義等。
多為摘錄原文,分類匯編,今存《正統道藏》太玄部。這是部很有影響的大型道教類書,有「小道藏」之稱,對於研究北宋以前的道教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參考文獻
-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1021頁。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二卷﹝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99-801頁。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第二卷﹝上海: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34-36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30頁。
-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81頁。
- 朱越利:《道教要籍概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123─127頁。
道藏源流 | |
---|---|
唐代 | 三洞瓊綱 |
北宋 | 大宋天宮寶藏 | 雲笈七籤 | 萬壽道藏 |
南宋 | 瓊章寶藏 |
金代 | 大金玄都寶藏 |
元代 | 玄都寶藏 |
明代 | 正統道藏 | 萬曆續道藏 |
清代 | 道藏輯要 |
民國 | 道藏精華錄 |
當代 | 道藏精華(1956至1979年) | 莊林續道藏(1975年) | 藏外道書(1992年) 中華續道藏(1999年) | 敦煌道藏(1999年) | 道書集成(1999年) 中華道藏(200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