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義樞”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新页面为 '《道教義樞》,唐孟安排集。道教教義書。十卷。凡三十七條教義,為剪輯《玄門大義》和集一百零三種道經而成,約成書於唐武則天...') |
(没有差异)
|
2009年7月2日 (四) 15:39的版本
《道教義樞》,唐孟安排集。道教教義書。十卷。凡三十七條教義,為剪輯《玄門大義》和集一百零三種道經而成,約成書於唐武則天時代。每條教義以「義曰」開始,而以「釋曰」作解釋,收集了當時道教的主要教義。
有道德義、法身義、三寶義、位業義、兩半義、道意義、因果義、三一義、二觀義、混元義、理教義、境智義、自然義、道性義、動寂義、有無義等等。
對每條教義作了系統地論述,使人能大體了解到這些教義的歷史演變和道教中的各種不同解釋,為研究南北朝到隋唐的道教教義提供了寶貴資料,其中也不乏道教哲學的素材。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
參考文獻
-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168頁。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第二卷﹝上海: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95─97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1─332頁。
- 朱越利:《道教要籍概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72─74頁。
- 李養正:《道教手冊》﹝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27-3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