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创建页面,内容为“{{Book |name=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 |author=潘志賢、梁德華總策劃;黎志添编著 |publisher=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年 |se...”) |
(没有差异)
|
2019年12月17日 (二) 16:12的版本
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
|
內容簡介
《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是廣州三元宮、香港蓬瀛仙館與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的項目,由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授編著,並得到廣州三元宮住持潘志賢道長與香港蓬瀛仙館理事長梁德華道長參與策劃。
進行《廣州三元宮志》的編撰與修訂,意義十分重大。廣州三元宮一直未曾撰修宮志,而本志亦是歷來廣東第一部道觀志。三元宮在廣東道觀發展史上有著自己的獨特性─秉承清代全真教龍門派的傳統,堅持為一座清淨修行的道觀。即使面對政治變遷中的諸多困境和波折,三元宮仍然得以保存,並發展成為現今廣州市最重要的宗教聖地之一。
本志共分為14章,包括廣州歷史地理概況、歷史沿革、宮觀建築、神祇供奉、嗣法傳承、信道文士、科儀文獻、文物、藝文、碑刻、慈惠活動、三元宮與香港蓬瀛仙館、三元宮與港澳臺及海外的往來,及大事活動等,以全面整理和分析關於三元宮的記述,仔細爬梳三元宮從清初直到當代的發展歷程。
道教宮觀是道教信仰與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經常成為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作為粵地省會的主山琳宮,三元宮是廣東最為重要的道教叢林宮觀之一;其歷史與文化是道教研究不能忽視的重要對象。作為第一部廣東道觀志,本書能讓讀者全面了解廣州三元宮的歷史文化乃至道教歷史的滄桑變遷。
目錄
- 圖版目錄
- 作者簡介
- 潘志賢序
- 梁德華序
- 凡例
- 導言
- 第一章 廣州歷史地理概況
- 第一節 歷代廣州概況
- 第二節 越秀山歷史
- 第三節 越秀區歷史與三元宮
- 第二章 歷史沿革
- 第一節 清代全真教在廣東的展開
- 第二節 三元宮的創建與越岡院及鮑姑的傳說
- 第三節 清代三元宮全真教龍門派傳統的源起問題、歷代龍門派住持的繼承及三元宮的重修
- 第四節 民國時期廣州三元宮的發展及困境
- 第五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至今三元宮的遭遇和恢復
- 附錄一 廣州市道教會會員名冊(1947年11月5日)
- 附錄二 廣州市道教會組織章程(1947年,廣州市檔案館藏)
- 附錄三 廣州市道教協會章程及第一屆代表會議代表等各類名單(1987年)
- 附錄四 記錄廣州三元宮的地方志書列表
- 第三章 宮觀建築
- 第一節 殿堂佈局
- 第二節 建築沿革
- 第三節 殿堂建築介紹
- 第四章 神祇供奉
- 第一節 三元大帝(三官)
- 第二節 道祖太上老君
- 第三節 孚佑帝君呂祖
- 第四節 關聖帝君
- 第五節 觀音
- 第六節 鮑姑
- 第七節 財神
- 第五章 嗣法傳承
- 第一節 清代以來宮內道士名錄
- 第二節 歷代住持
- 第三節 道士小傳
- 第六章 信道文士
- 第一節 文人書信、日記中的道緣
- 第二節 詩文中的三元宮
- 第三節 文人逸事
- 第四節 碑文楹聯中的文士
- 第七章 科儀文獻
- 第一節 懺本
- 第二節 經本
- 第三節 幽科本
- 第四節 吉事科儀本
- 附錄一 三元宮己亥年(2019)正月十五上元節法會紀略
- 附錄二 三元宮之科儀本列表
- 第八章 文物
- 第一節 神明畫像
- 第二節 法器供品
- 第九章 藝文
- 第一節 匾額楹聯
- 第二節 詩文作品
- 附錄一 三元宮現存楹聯及匾額(2019年)
- 附錄二 至2019年已不存的楹聯與匾額
- 第十章 碑刻
- 第一節 碑刻總論
- 第二節 碑刻原文
- 附錄一 清.盛世掌:吳道子觀音像碑(乾隆五十一年〔1786〕)
- 附錄二 清.邱鳳山:修真圖(嘉慶壬申年〔1812〕)
- 附錄三 歷代碑刻列表
- 附錄四〈重修呂祖殿碑記〉碑文所見之玄門弟子、信士名錄(光緒二十八年〔1902〕)
- 第十一章 慈惠活動
- 第一節 各類慈惠活動
- 第二節 相關合作團體
- 第十二章 三元宮與香港蓬瀛仙館
- 第一節 香港蓬瀛仙館的創建與廣州三元宮的道脈關係
- 第二節 廣州三元宮對蓬瀛仙館科儀的影響
- 第三節 蓬瀛仙館與三元宮的交流活動
- 附錄一 創建粉嶺蓬瀛仙館引(民國二十六年〔1937〕)
- 附錄二 創建粉嶺蓬瀛仙館記(民國二十六年〔1937〕)
- 附錄三 蓬瀛仙館創建道董題名記(民國三十九年〔1950〕)
- 附錄四 粉嶺蓬瀛仙館建立西齋碑記(1952年)
- 附錄五 周宗朗道長蓬瀛仙館八詠
- 第十三章 三元宮與港澳臺及海外的往來
- 第一節 互訪交流
- 第二節 慈善捐贈
- 第十四章 大事活動
- 第一節 清代
- 第二節 民國
- 第三節 1949年至今
- 後記
- 註釋
- 參考書目
- 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