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宮(吉林遼源市)”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道教宮觀,坐落於現今吉林省遼源市龍首山南麓東遼河畔。該宮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開山祖師為道教金山派大...”)
(没有差异)

2019年5月30日 (四) 13:46的版本

道教宫观,坐落于现今吉林省辽源市龙首山南麓东辽河畔。该宫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开山祖师为道教金山派大师王坐全道长。经过王坐全等数位祖师五十多年的修葺扩建,至1949年前夕,福寿宫已建成依山而上的有五层大殿组成的传统宫殿建筑群。第一层为山门,“福寿宫”匾额高悬其上,又建有马殿,殿内有彩塑红白二马,青石台基。经左青龙右白虎两个配门,踏甬道可进入第二层大殿,其左右有钟鼓二楼,正殿为关岳殿,正中供关公神像,前供岳飞神位。殿内东为龙王神像,西为财神神像。东配殿为两仙堂,内供济仙、柳仙。大殿东西各有配房五间,东为讲经堂,西为大仙堂。第三层为三座大殿,中为碧霞宫,东殿为吕祖殿,西殿为大仙堂。第四层东西各有二大殿,东殿为三宫殿,西殿为娘娘殿。最顶一层为三清殿,供奉三清教祖。后来,福寿宫不幸毁于战火,再经文革浩劫,昔日楼台已荡然无存。文革之后,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王全林大师回乡探亲祭祖,访拜母庙,遂生重建母庙之宏愿。大师多方募化,历时两年,至1994年出资人民币150余万元,恢复重建慈航殿、三宫殿、护法殿、二进东西配殿、斋堂僚舍、碑林、武场、角门等,使福寿宫再成较具规模之建筑。

参考文献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