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雜誌)”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94行: 第94行:
 
*徐菲:神仙信仰的多樣性解讀--評《[[多面相的神仙:永樂宮的呂洞賓信仰]]》
 
*徐菲:神仙信仰的多樣性解讀--評《[[多面相的神仙:永樂宮的呂洞賓信仰]]》
 
<br>
 
<br>
 +
===第四十五期===
 +
'''特稿'''
 +
*[[田海]]撰,劉艷、張崇富譯:瑤牒新釋
 +
'''道教論壇'''
 +
*尹振環:無為必無名,無名方無為——再談「何為無為,誰之無為」
 +
*章偉文:老子「道」文化精神的現代價值
 +
*文英玲、鄧佩玲:《道德經》與品格教育
 +
'''道教神仙'''
 +
*[[朱越利]]:宋元士人、士大夫與呂洞賓形象(下)
 +
*楊正晴:淺析[[碧霞元君]]信仰
 +
'''人物思想'''
 +
*蕭海燕:論褚伯秀莊學中的性命雙修思想
 +
*秦國帥:[[王志謹]]《盤山語錄》修道思想略論
 +
'''丹道養生'''
 +
*許天賜:七病歌
 +
'''區域道教'''
 +
*[[張澤洪]]: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梅山教]]與道教關係論略
 +
*劉春雷:海上有仙山——膠東地區的仙道文化與宗教信仰
 +
'''道教與儒釋'''
 +
*孫君恆、董雪:《[[淮南子]]》禮學新論
 +
*韓煥忠:憨山德清的《莊子內篇注》
 +
'''道教與文學'''
 +
*羅偉國:拘神德清的《水滸》
 +
'''碑刻歷史'''
 +
*徐雪凡:從浙江道教碑刻看浙江道教發展史(下)
 +
*王東:與山陽有關的窯神廟碑刻
 +
<br>
 +
===第四十六期===
 +
'''特稿'''
 +
*戈國龍:對性命雙修思想的現代思考
 +
'''道教論壇'''
 +
*葛榮晉:「為而不爭」與「捨得之道」
 +
*韓煥忠:誰知莊子是真儒——覺浪道盛的《莊子提正》
 +
*閻莉:權威與信仰:以真武神性及信仰內容的衍變為視角
 +
'''道教經典'''
 +
*[[郭武]]:關於《五篇靈文》
 +
*高原樂:敦煌本《尹喜哀歎》五首校註
 +
'''道教人物'''
 +
*張悅:章獻明肅皇后受籙考
 +
'''丹道養生'''
 +
*汪登偉:蘇元朗非內丹師說
 +
*曾傳輝:養生問答五則
 +
'''道教文學'''
 +
*劉康樂:詩與歌的變奏:唐代道教詩歌的新形式
 +
*高國藩:幻化人生 以苦為樂——論韓國道教化漢文小說
 +
'''道教與儒釋'''
 +
*李波:明代桐城《莊子》研究——以方以智與錢澄之為中心
 +
'''近現代道教'''
 +
*劉泳斯:以慈護道:近代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慈善事業淺論——從民國年間道院與世界紅卍字會關係談起
 +
'''會議綜述'''
 +
*秦國帥:「全真道與明清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
'''圖書評介'''
 +
*賴全:櫻花樹下問仙道——[[小林正美]]著《中國的道教》評介
 +
*李繼武:道教究竟何時創立?
 +
<br>
 +
 
==外部鏈銡==
 
==外部鏈銡==
 
*[http://www.daoist.org/booklist/book.htm 青松觀出版刊物]
 
*[http://www.daoist.org/booklist/book.htm 青松觀出版刊物]
 
[[Category:道教雜誌]]
 
[[Category:道教雜誌]]

2019年2月6日 (三) 21:43的版本

《弘道》青松观香港道教学院主办的文化刊物,宗旨在于深层次地探讨、多角度地介绍、广范围地弘扬道教文化,内容既强调学术性,亦注重知识性。

栏目

该刊设立的栏目,有道教论坛、道教哲学、道教伦理、道教戒律、道教法术、道教神仙、道教人物、道教经典、道教宗派、道教养生文化、道教基础知识、道教与科学、道教与教育、道教与民俗、道教与生态环保、道教与文学艺术、道教与音乐美学、道教与其他宗教、道教与现代社会、海外道教、朝山访道、图书评介、会议综述等。

各期目录

第四十二期

特稿

  • 卿希泰:在庆祝青松观创建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对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的两点希望

道教论坛

  • 胡孚琛:为学与为道
  • 戈国龙:内在的田野,心性的考古!宗教学研究的另类思路
  • 陈霞:道教善书对生态伦理的启发

道教经典

  • 徐山:《老子》“白--黑”颜色词的价值取向
  • 刘泳斯:《李筌阴符经疏》成书年代考

道教人物

  • 尹志华:清末北京白云观方丈高仁峒行实
  • 张应超:道教文化向世界的可喜探索--黄世真道长弘道事迹简记

修炼养生

  • 熊春锦:汉代以前黄老学说中的“守一法”
  • 罗明月:道教饮食中的养生义理

道法科仪

  • 张振国:禳灾远害驱邪的传统符咒
  • 胡小柳:有关《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的访谈

文学艺术

  • 黄景春:谈谈《红楼梦》中的神仙
  • 陈耀庭:胸中有道,处处有美--读唐诚青道长《诚青道人书画集》

当代道教

  • 郭树森、欧阳镇:论当代道教的振兴之路
  • 丁常云:试论道教筥观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

学术动态

  • 午火:“探古鉴今--全真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赖全:《汉唐道教论集》观点述评


第四十三期

特稿

  • 陈耀庭:全真道诗欣赏又三题 / 陈耀庭

道教论坛

  • 葛荣晋:糊涂哲学与智慧人生--“大智若愚”的现代诠译
  • 马洁身、赵曦:道家道教学说的人文精神
  • 潘存娟:《道德经》的心理平衡论

道教思想

道教经典

道教宗派

  • 传凤英:全真道衍派--北京桃源观千峰派简介
  • 萧霁虹:长春派遗脉在昆明的传承

道法科仪

  • 陈敬阳:回顾1986年香港蓬瀛仙馆与青松观启建的全真法会

道教与民俗

  • 陈金凤:道教桃文化摭说
  • 王育婧:上海竹枝词中的城隍信仰

道教与武术

  • 杨子路:医道与武道--以道医与内家拳为例的辩析
  • 郭晓峰:试论《道德经》对中国剑术修炼的影响

朝山访道

  • 黄景春:天池的王母宫和福寿观

图书评介

  • 萧海燕:《道教老学史》评介
  • 张宏敏:《王阳明与道家道教》简评


第四十四期

特稿

  • 张振国:闵智亭道教思想窥见

道教论坛

  • 王卡:如何认识看待道教的方术
  • 刘仲宇:关注道教养生学的当代生存环境
  • 若水山人:小议道教的贡献与弊端

道教经典

  • 高原乐:敦煌本《化胡歌》八首校注

道教神仙

  • 朱越利:宋元士人、士大夫与吕洞宾形象(上)

丹道养生

  • 段新龙:略述黄元吉的内丹心性之学
  • 李玉用:论道教文化与温泉养生

道教法术

  • 魏小巍:法术与道教的宗教经验

道教文学

  • 谭敏:《道教灵验记》中的法器灵验故事
  • 刘永霞:九华仙子到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游九言之《华阳洞词》赏析

道教音乐

  • 吕畅:论道教音乐的双重属性

区域道教

  • 丁常春、吴振亚:四川全真道历史和现状概述
  • 张华、郑勇华:圣旨解秘:明代武当山辉煌发展成因

碑刻史料

  • 徐雪凡:从浙江道教碑刻看浙江道教发展史(上)
  • 赵卫东:山东道教碑刻辑录(三)

朝山访道

  • 赵玉春:平吧蒙山白云岩清虚观

图书评介


第四十五期

特稿

  • 田海撰,刘艳、张崇富译:瑶牒新释

道教论坛

  • 尹振环:无为必无名,无名方无为——再谈“何为无为,谁之无为”
  • 章伟文:老子“道”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
  • 文英玲、邓佩玲:《道德经》与品格教育

道教神仙

人物思想

  • 萧海燕:论褚伯秀庄学中的性命双修思想
  • 秦国帅:王志谨《盘山语录》修道思想略论

丹道养生

  • 许天赐:七病歌

区域道教

  • 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与道教关系论略
  • 刘春雷:海上有仙山——胶东地区的仙道文化与宗教信仰

道教与儒释

  • 孙君恒、董雪:《淮南子》礼学新论
  • 韩焕忠: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

道教与文学

  • 罗伟国:拘神德清的《水浒》

碑刻历史

  • 徐雪凡:从浙江道教碑刻看浙江道教发展史(下)
  • 王东:与山阳有关的窑神庙碑刻


第四十六期

特稿

  • 戈国龙:对性命双修思想的现代思考

道教论坛

  • 葛荣晋:“为而不争”与“舍得之道”
  • 韩焕忠:谁知庄子是真儒——觉浪道盛的《庄子提正》
  • 阎莉:权威与信仰:以真武神性及信仰内容的衍变为视角

道教经典

  • 郭武:关于《五篇灵文》
  • 高原乐:敦煌本《尹喜哀叹》五首校注

道教人物

  • 张悦:章献明肃皇后受箓考

丹道养生

  • 汪登伟:苏元朗非内丹师说
  • 曾传辉:养生问答五则

道教文学

  • 刘康乐:诗与歌的变奏:唐代道教诗歌的新形式
  • 高国藩:幻化人生 以苦为乐——论韩国道教化汉文小说

道教与儒释

  • 李波:明代桐城《庄子》研究——以方以智与钱澄之为中心

近现代道教

  • 刘泳斯:以慈护道:近代宗教团体兴办公益慈善事业浅论——从民国年间道院与世界红卍字会关系谈起

会议综述

  • 秦国帅:“全真道与明清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图书评介

  • 赖全:樱花树下问仙道——小林正美著《中国的道教》评介
  • 李继武:道教究竟何时创立?


外部链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