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府道教廟宇碑刻集釋”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创建页面,内容为“{{Book |name=廣州府道教廟宇碑刻集釋 |author=黎志添、李靜 |publisher=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 |series= |isbn=9789...”) |
(没有差异)
|
2019年1月29日 (二) 17:49的版本
廣州府道教廟宇碑刻集釋
|
內容簡介
《廣州府道教廟宇碑刻集釋》是一部有關廣東區域性道教廟宇碑刻錄文及其考釋的著作,建立在金石志、地方志、文集、《道藏》以及實地調查的基礎之上。本書共搜集了由宋至清(截止到1911年)廣州府十三個縣境內與道教廟宇有關的282通碑刻(其中有112通乃實地訪查而得)。本書同時考察了廣州府縣範圍內121座道教廟宇,在書中提供了這些廟宇的信息介紹和歷史考證。書中所涉廟宇奉祀的道教神祇,涵蓋了三清神、三官大帝、太上老君、玄天上帝、斗姆元君、呂純陽帝君、天妃娘娘、梓橦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城隍神、東嶽大帝、五顯靈官華光大帝、正一教祖張天師、醫靈大帝、康公元帥、趙公元帥等等。
目錄
- 緒論
- 凡例
- 致謝
- 錄文集釋
- 廣州府屬
- 1. 二聖古廟
- 1-1 清.黃大榦:〈重建豪賢街二聖古廟碑〉 清道光十六年(1836)
- 2. 三元古廟(吉山村)
- 2-1 清.梁世虞:〈三元殿碑〉 清乾隆三十年(1765)
- 2-2 清.陳珍:〈重建三元古廟碑記〉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
- 3. 三元古廟(三元里)
- 3-1 清.李茂新:〈重修三元古廟碑誌〉 清乾隆五十年(1785)
- 3-2 清.佚名:〈重修三元古廟碑記〉 清道光二年(1822)
- 3-3 清.李福成:〈復建三元古廟碑誌〉 清咸豐十一年(1861)
- 4. 三元宮
- 4-1 清.李棲鳳:〈修建二元殿記〉 清順治十三年(1656)
- 4-2 清.鬱教甯:〈鮑姑祠記〉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 4-3 清.蕭雲漢:〈重建斗姥殿碑記〉 清乾隆五十年(1785)
- 4-4 清.鄧士憲:〈重修三元宮碑記〉 清道光十七年(1837)
- 4-5 清.朱用孚:〈重修三元宮碑記〉 清同治八年(1869)
- 4-6 清.汪 瑔:〈重修廣州三元宮碑銘〉 清同治九年(1870)
- 5. 三官廟(觀音堂鋪)
- 5-1 清.吳榮光:〈重修佛山三官廟碑記〉 清道光八年(1828)
- 6. 三帝廟(小洲村)
- 6-1 清.簡湘元:〈重修三帝廟碑記〉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
- 7. 三清堂(南崗村)
- 7-1 清.佚名:〈重修三清古廟碑記〉 清乾隆四年(1739)
- 7-2 清.佚名:〈重修三清古廟碑記〉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 7-3 清.周日新:〈重修三清堂碑記〉 清道光十四年(1834)
- 8. 三聖廟(大穀村)
- 8-1 清.黎春曦:〈鼎建三聖廟碑記〉 清順治八年(1651)
- 9. 天后古廟(龍溪)
- 9-1 清.佚名:〈重修龍溪天后古廟碑記〉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 10. 天后宮(練溪村)
- 10-1 清.陸應暄:〈重修天后宮碑記〉 清宣統二年(1910)
- 11. 天后宮(勝洲村)
- 11-1 清.佚名:〈改建天后文武二廟碑記〉 清同治四年(1865)
- 11-2 清.陳口輝:〈重修天后文武廟碑記〉 清光緒十年(1884)
- 12. 天后廟(小洲村)
- 12-1 清.佚名:〈重修天后廟碑記〉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 13. 天后廟(小文教村)
- 13-1 清.梁懷文:〈重修天后廟碑記〉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
- 14. 天后廟(柵下)
- 14-1 明.李待問:〈柵下天妃廟記〉 明崇禎元年(1628)
- 14-2 清.佚名:〈大清光緒二年重修天后廟碑〉 清光緒二年(1876)
- 15. 天后古廟(張槎堡)
- 15-1 清.佚名:〈重修天后古廟碑記〉 清光緒十二年(1886)
- 16. 元妙觀
- 16-1 宋.薛唐:〈廣州重修天慶觀記〉 宋元豐二年(1079)
- 16-2 宋.蘇軾:〈眾妙堂記〉 宋元符二年(1099)
- 16-3 宋.洪邁:〈修天慶觀三清殿記〉 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左右
- 16-4 宋.方大琮:〈廣州修復天慶觀眾妙堂記〉 宋淳祐五年(1245)
- 16-5 明.梁有譽:〈重修三皇像碑〉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
- 16-6 清.尚可喜:〈重修玄妙觀記〉 清康熙五年(1666)
- 附錄
- 宋.〈天慶觀銅鐘款〉 宋元豐二年(1079)
- 17. 五仙觀
- 17-1 宋.張勱:〈廣州重修五仙祠記〉 宋政和四年(1114)
- 17-2 宋.佚名:〈五傳觀古仙詩碑〉 宋德祐間(1275-1276)
- 17-3 明.孫蕡:〈五仙觀記〉 明洪武二年(1369)
- 17-4 明.湛若水:〈五仙觀湛甘泉詩碑〉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
- 17-5 明.黎民表:〈真武像贊〉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 17-6 清.耿繼茂:〈重修五仙觀碑記〉 清順治十二年(1655)
- 17-7 清.佚名:〈重修闋帝廟並三年圓滿功德碑記〉 清康熙七年(1668)
- 17-8 清.曾燠:〈重修南海五仙觀碑〉 清嘉慶十七年(1812)
- 17-9 清.黃恩彤:〈重修五仙觀碑文〉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 17-10 清.承惠:〈重修五仙(觀碑記)〉 清同治十一年(1872)
- 附錄
- 1 五仙觀鐘識 明洪武十一年(1378)
- 2 五仙觀鐘款 明弘治十年(1497)
- 3 關帝廟鐘款 明天啟三年(1623)
- 4 金花廟鐘款 明天啟五年(1625)
- 5 三元殿鐘款 明天啟六年(1626)
- 18. 仁威廟
- 18-1 明.佚名:〈重修真武廟記〉 明天啟二年(1622)
- 18-2 清.趟嗚玉:〈重修北帝祖廟碑記〉 清順治十八年(1661)
- 18-3 清.佚名:〈北帝廟香燈祭業碑〉 清康熙十七年(1678)
- 18-4 清.戴佩:〈鼎建仁威祖廟天樞宮題名碑文〉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
- 18-5 清.佚名:〈重修仁威祖廟碑記〉 清乾隆十三年(1748)
- 18-6 清.張錦芳:〈重修仁威古廟碑記〉 清乾隆五十年(1785)
- 18-7 清.梁玉森:〈重修仁威祖廟碑記〉 清同治六年(1867)
- 1. 二聖古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