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觀藏科儀經書注”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新页面为 ''''青松觀藏科儀經書注'''是由香港青松觀統籌,青松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叢書,由陳耀庭、劉仲宇兩位教授主持,選取青松觀所藏並...')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青松觀藏科儀經書注'''是由香港[[青松觀]]統籌,青松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叢書,由陳耀庭、劉仲宇 兩位教授主持 ,選取青松觀所藏並實際使用的科儀經書加以校注而成。
+
''' 青松觀藏科儀經書注 '''是由香港[[青松觀]]統籌,青松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叢書,由[[ 陳耀庭]] [[ 劉仲宇]]、[[蕭登福]]三名學者注釋 ,選取青松觀所藏並實際使用的科儀經書加以校注而成。
  
 
==叢書系列==
 
==叢書系列==
#劉仲宇注釋:《太上玄門早課》。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
+
#劉仲宇 注釋 :《太上玄門早課》。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 ISBN 9789889838317
#劉仲宇注釋:《太上玄門晚課》。香港:青松出版社 ,2006 。 
+
#劉仲宇 注釋 :《太上玄門晚課》。香港:青松出版社 ,2005年 ISBN 9789889838348
#陳耀庭注釋:《關燈散花 》。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
+
#陳耀庭 注釋 :《關燈散花 》。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 ISBN 9789889838324
#陳耀庭注釋:《玄門破獄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
+
#陳耀庭 注釋 :《玄門破獄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 ISBN 9789889838331
#陳耀庭注釋:《攝召真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7。
+
#陳耀庭 注釋 :《攝召真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7 ISBN 9789889838362
#陳耀庭注釋:《玄門啟師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
+
#陳耀庭 注釋 :《玄門啟師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 ISBN 9789881744616
#劉仲宇注釋:《呂祖無極寶懺 》。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 ISBN 9789881744616
+
#劉仲宇 注釋 :《呂祖無極寶懺》。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 。 ISBN 9789889838303
#陳耀庭注釋:《太乙濟度錫福寶懺》。香港:青松出版社,2009。 ISBN 9789881744654
+
#陳耀庭 注釋 :《太乙濟度錫福寶懺》。香港:青松出版社,2009 。 ISBN 9789881744654
 +
#陳耀庭(注釋):《玄門開位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9年。 ISBN 9789881744616
 +
#陳耀庭(注釋):《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寶懺(上)》。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744609
 +
#劉仲宇(注釋):《玄門讚星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897541
 +
#陳耀庭(注釋):《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寶懺(下)》。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897565
 +
#陳耀庭(注釋):《先天斛食濟煉幽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897572
 +
#劉仲宇(注釋):《清微禮斗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12年。 ISBN 9789881573933
 +
#蕭登福(注釋):《三元賜福寶懺》。香港:青松出版社,2013年。 ISBN 9789881574022
 +
#蕭登福(注釋):《玉皇宥罪錫福寶懺》。香港:青松出版社,2013年。 ISBN 9789881574039
 +
#蕭登福(注釋):《正陽仁風寶懺》。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574084
 +
#蕭登福(注釋):《武聖保安法懺》。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574008
 +
#蕭登福(注釋):《玄門朝科(上集)》。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350305
 +
#蕭登福(注釋):《玄門朝科(下集)》。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350312
 +
 
 +
==《青松觀藏科儀經書注》總序(蔡惠霖、王柏堅)==
 +
大道無形,應化有跡。學道匪難,要在正途。途正則風起雲從,直趨於神鄉仙府,行偏必南轅北轍,難超乎俗世凡塵。故歷代祖師,常念學道行道必以正途是求,為學者設規範、立科教,必使科儀合乎大道之正,學道全其本性之真。道門科儀,實為行道大法。[[陸修靜]]仙師曾云:「法者,規圓矩方,萬物從之得正者也。」「行猶行步也,法猶法式也。夫人學道,要當依法尋經,行善成德。」(《[[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而最讚[[靈寶齋法]]科儀,目之為「無量大法橋」。科儀既為法橋,則捨之無由得登道岸。
 +
 
 +
我[[全真]]之教,雖創於[[重陽王祖]],而其所涵,實能含宏光大,得[[元始]]、[[老子]]要旨,匯歷代道法精華,於科儀編制,亦具匠心。當年祖師所立環堵、坐僻諸儀,非但自行於全真徒眾,且為一般重道者引為修行正途。[[丘長春祖師]]所傳三壇大戒,更為全真科儀精華,自清[[王常月]]律師改單傳獨授之法為公開放戒,再興龍門,全真科儀亦因之大傳於世。道緣應時而至,北風南漸,全真之教大行之嶺南,惠及於香江,於是青松觀等諸大宮觀得聳立於九龍、新界。然宮觀初立,雖有寶殿巍峨,像設莊嚴,惟於科教之儀,猶未成規模。我青松觀前故觀長[[侯公寶垣]],有見於科儀之正乃正道之標準,欲張大全真之教於香江,必使科儀規程一出於純,故於四十餘年前,親往[[廣州三元宮]]請得科儀經本,為青松觀科儀規範。而三元宮之藏,實轉輾得之於龍門祖庭[[北京白雲觀]],故得此經本,亦由之直接龍門道脈,其義非同尋常。有此規範,則行道有據,早晚功課嚴整,讚星禮斗有序,朝參拜懺成規,度亡濟煉得法。於是全真之風卓然樹立,信士由是知有全真正法,虔信愈誠愈堅。行之既久,其他道友亦往往取則,故實已久行於香江諸大宮觀。又香江偏於海隅,東西通匯,歐風美雨常臨,而中華文化之本更宜培厚,故弘道之任更艱於內地。科儀大行,非僅為溝通人神,超於道岸,亦因我[[三清]][[四御]][[南極]][[青玄]]之崇高威望,得凝聚信泉,齊聽道誠,而我華夏傳統道德由之常得傳揚,於清整社會風氣,抵禦不良文化,溫習傳統倫理,塑造完美人格,其功甚大,且有不可替代者。故科儀經書之完善,行道遵依於科範,其義早越出於宮觀,而兼造福於社會。
 +
 
 +
科儀之設既重,凡我玄門信士,行道皆依經書為準,凡科範不敢逾越,經文必當虔誦。惟當年祖師傅經,本多玄奧,行之者未必皆能深究其秘,而星移物換,文化更新,今人不知古義,在所難免。故久有信士、經生,常患參與科儀而未能深知意蘊,每誦經文而艱於文義,極思有通明之士,為之注解闡釋。有見於此,我觀諸位董事乃提議選取科儀經本要籍,加以校注,陸續推出,以應信士研讀之渴望。我觀董事局深表贊成,批准其議,並請其代為聘請陳耀庭、劉仲宇教授主持其事。二教授皆於科儀素有研究,造詣匪淺,成果良多,然因經本文義艱深,玄奧不易言說,且科儀之設,非徒形式規整,更有要旨寓於其中,非淺學可以領悟,故注之者雖云有識,從事之猶覺不易措手,一經之注,或經年累月。數年努力,終先克成數冊,由青松出版社陸續出版。此後,尚當繼續努力,漸次完成其他各注,使之大成。
 +
 
 +
於此注本初成之時,我等既賀其成功,亦企其續成,並期其書廣行,經生信眾便於參讀,社會之士亦得以知全真科儀玄奧。如是,於光大道教,宏揚華夏傳統文化,真成功德無量之舉。
 +
 
 +
是為序。
 +
 
 +
道曆四七零一年菊月
 +
 
 +
西元二零零四年十月
 +
 
 +
[[Category:道教叢書]]

2018年5月8日 (二) 00:43的最新版本

《青松观藏科仪经书注》是由香港青松观统筹,青松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丛书,由陈耀庭刘仲宇萧登福三名学者注释,选取青松观所藏并实际使用的科仪经书加以校注而成。

丛书系列

  1. 刘仲宇(注释):《太上玄门早课》。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 ISBN 9789889838317
  2. 刘仲宇(注释):《太上玄门晚课》。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 ISBN 9789889838348
  3. 陈耀庭(注释):《关灯散花仪》。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 ISBN 9789889838324
  4. 陈耀庭(注释):《玄门破狱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 ISBN 9789889838331
  5. 陈耀庭(注释):《摄召真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7年。 ISBN 9789889838362
  6. 陈耀庭(注释):《玄门启师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年。 ISBN 9789881744616
  7. 刘仲宇(注释):《吕祖无极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年。 ISBN 9789889838303
  8. 陈耀庭(注释):《太乙济度锡福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09年。 ISBN 9789881744654
  9. 陈耀庭(注释):《玄门开位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9年。 ISBN 9789881744616
  10. 陈耀庭(注释):《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宝忏(上)》。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744609
  11. 刘仲宇(注释):《玄门赞星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897541
  12. 陈耀庭(注释):《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宝忏(下)》。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897565
  13. 陈耀庭(注释):《先天斛食济炼幽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897572
  14. 刘仲宇(注释):《清微礼斗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12年。 ISBN 9789881573933
  15. 萧登福(注释):《三元赐福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13年。 ISBN 9789881574022
  16. 萧登福(注释):《玉皇宥罪锡福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13年。 ISBN 9789881574039
  17. 萧登福(注释):《正阳仁风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574084
  18. 萧登福(注释):《武圣保安法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574008
  19. 萧登福(注释):《玄门朝科(上集)》。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350305
  20. 萧登福(注释):《玄门朝科(下集)》。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350312

《青松观藏科仪经书注》总序(蔡惠霖、王柏坚)

大道无形,应化有迹。学道匪难,要在正途。途正则风起云从,直趋于神乡仙府,行偏必南辕北辙,难超乎俗世凡尘。故历代祖师,常念学道行道必以正途是求,为学者设规范、立科教,必使科仪合乎大道之正,学道全其本性之真。道门科仪,实为行道大法。陆修静仙师曾云:“法者,规圆矩方,万物从之得正者也。”“行犹行步也,法犹法式也。夫人学道,要当依法寻经,行善成德。”(《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而最赞灵宝斋法科仪,目之为“无量大法桥”。科仪既为法桥,则舍之无由得登道岸。

全真之教,虽创于重阳王祖,而其所涵,实能含宏光大,得元始老子要旨,汇历代道法精华,于科仪编制,亦具匠心。当年祖师所立环堵、坐僻诸仪,非但自行于全真徒众,且为一般重道者引为修行正途。丘长春祖师所传三坛大戒,更为全真科仪精华,自清王常月律师改单传独授之法为公开放戒,再兴龙门,全真科仪亦因之大传于世。道缘应时而至,北风南渐,全真之教大行之岭南,惠及于香江,于是青松观等诸大宫观得耸立于九龙、新界。然宫观初立,虽有宝殿巍峨,像设庄严,惟于科教之仪,犹未成规模。我青松观前故观长侯公宝垣,有见于科仪之正乃正道之标准,欲张大全真之教于香江,必使科仪规程一出于纯,故于四十馀年前,亲往广州三元宫请得科仪经本,为青松观科仪规范。而三元宫之藏,实转辗得之于龙门祖庭北京白云观,故得此经本,亦由之直接龙门道脉,其义非同寻常。有此规范,则行道有据,早晚功课严整,赞星礼斗有序,朝参拜忏成规,度亡济炼得法。于是全真之风卓然树立,信士由是知有全真正法,虔信愈诚愈坚。行之既久,其他道友亦往往取则,故实已久行于香江诸大宫观。又香江偏于海隅,东西通汇,欧风美雨常临,而中华文化之本更宜培厚,故弘道之任更艰于内地。科仪大行,非仅为沟通人神,超于道岸,亦因我三清四御南极青玄之崇高威望,得凝聚信泉,齐听道诚,而我华夏传统道德由之常得传扬,于清整社会风气,抵御不良文化,温习传统伦理,塑造完美人格,其功甚大,且有不可替代者。故科仪经书之完善,行道遵依于科范,其义早越出于宫观,而兼造福于社会。

科仪之设既重,凡我玄门信士,行道皆依经书为准,凡科范不敢逾越,经文必当虔诵。惟当年祖师傅经,本多玄奥,行之者未必皆能深究其秘,而星移物换,文化更新,今人不知古义,在所难免。故久有信士、经生,常患参与科仪而未能深知意蕴,每诵经文而艰于文义,极思有通明之士,为之注解阐释。有见于此,我观诸位董事乃提议选取科仪经本要籍,加以校注,陆续推出,以应信士研读之渴望。我观董事局深表赞成,批准其议,并请其代为聘请陈耀庭、刘仲宇教授主持其事。二教授皆于科仪素有研究,造诣匪浅,成果良多,然因经本文义艰深,玄奥不易言说,且科仪之设,非徒形式规整,更有要旨寓于其中,非浅学可以领悟,故注之者虽云有识,从事之犹觉不易措手,一经之注,或经年累月。数年努力,终先克成数册,由青松出版社陆续出版。此后,尚当继续努力,渐次完成其他各注,使之大成。

于此注本初成之时,我等既贺其成功,亦企其续成,并期其书广行,经生信众便于参读,社会之士亦得以知全真科仪玄奥。如是,于光大道教,宏扬华夏传统文化,真成功德无量之举。

是为序。

道历四七零一年菊月

西元二零零四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