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處機”的版本间的差异
(新页面: ==生平== 丘處機(1148-1227年)或作丘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世稱長春真人,世為顯族,敏而強記,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十九歲出...) |
(没有差异)
|
2009年4月30日 (四) 13:59的版本
生平
丘處機(1148-1227年)或作丘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世稱長春真人,世為顯族,敏而強記,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十九歲出家寧海崑崙山(今牟平東面),次年拜王重陽為師。曾先後在陝西磻西和龍門苦修達十三年。穴居、乞食、日攜一簑,人稱「簑衣先生」。大定廿八年(1188年)受金世宗召見,名聲大振;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遣使臣劉仲錄召之,翌年與十八名弟子同往西域,被成吉思汗尊為「神仙」,賜爵「宗師」,掌管天下宗教。升霞後元世祖褒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成為全真龍門派創始人。
倡大全真教
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金世宗召至燕京(今北京),問以至道,並主持萬春節醮事,明昌元年(1190年)金章宗以「惑眾亂民」為由,下詔禁罷全真等教,丘祖即歸山東棲霞。泰和七年(1207年),章宗元妃贈給《大金玄都寶藏》一部。八年(1208年)章宗賜所居觀額曰「太虛」、「泰和」。貞佑二年(1214年)請命招安山東義軍楊安兒,深受朝廷器重。興定三年(1219年)居萊州(今山東掖縣)昊天觀南宋及金朝先後遣使劉仲錄往迎。
見元太祖
興定四年(1220年)偕弟子十八人從萊州出發,行程萬里,歷時二年,到達西域大雪山見成吉思汗勸以戒殺。太祖賜號「神仙」、「太宗師」,弟子李志常作《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述經歷頗長。
掌管全國道教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返歸燕京,太祖賜以虎符,璽書,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詔免道院及道眾一切賦稅差役,於是道侶雲集。玄教日興,遂在南京設立八教會並宮觀設壇作醮,從而大昌全真教。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賜丘祖金虎牌主領道教,七月飛昇於白雲觀。
至元六年(1269年)詔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
著書訂龍門派教旨
丘祖秉承全真遺教,主張三教平等相通互融,主張修道教應出家,斷絕一切塵緣。主張清心寡欲即為成仙之本根。著述有《大丹直指》書中述九種煉丹方法,主張人體中先後天氣可以相交作用結成大丹的原理,著有《鳴道集》、《攝生消息論》、《磻溪集》等書。
思想
繼承王重陽的思想框架又有獨樹一幟的闡述,盛倡苦己利他,積德修善,希圖通過外在的事功帶動內在的修功,最終成就金丹仙道。後經弟子闡釋,形成了以道、天道、天為核心,以常心、常性為歸依的心性論體系。並以「道」為重心,開啟了內修心性,外修功行兩條既獨立,又關聯的証道之路。
傳承
丘處機開創龍門派。其座下十八弟子為:趙道堅、宋道安、尹志平、孫志堅、夏志誠、宋德芳、王志坦、于志可、張志素、鞠志國、李志常、鄭志修、綦志遠、孟志溫、慕志清、何志堅、楊志清、潘德沖。其中,尹志平繼承丘處機為全真道掌門,並發展了他的思想與事業。
參考資料
- 《金蓮正宗記》
- 《甘水仙源錄》
- 《宗教詞典》
- 《金元全真道內丹心性學》
- 《中國道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