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陰符經註(張果)”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黃帝陰符經注(張果) |編著=張果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玉訣類 |正統道藏字號=閏 |涵芬樓本冊數=55 |新文豐本冊...')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15
 
|中華道藏冊數=15
 
}}
 
}}
'''黃帝陰符經註''',唐[[張果]]注。《新唐書•藝文志》已著錄張果《陰符經太無傳》一卷。《通志•藝文略》亦著錄《陰符經太無傳》,注稱:「唐張果得於《道藏》,不詳作者。」本書卷首載作者自序云:「偶於道經藏中得《陰符傳》,不知何代人制,詞理玄邈,如契自然,臣遂編之,附而人注」。此說與《通志》相符,蓋是書即張果取唐《道藏》中無名氏《陰符傳》,複加編次,附以己注而成。書中屢引太公、諸葛亮、李筌之說而駁斥之,當出於七家集注本《陰符經》之後。今本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是書經文取四百餘字本,不分篇章。注文稱:《陰符經》乃「聖人體天用道之機」。聖人用心深微則能照見自然之性,執機變通則能契合自然之理,「照之以心,契之以機,而陰符之義盡矣」。其說頗能發明經旨,文字亦簡明流暢。唐宋以來,此書廣為流傳。《雲笈七籤》、《道藏輯要》、《道藏精華錄》均收錄是書。《道藏精華錄提要》稱之為「唐以前難得見之善本」。 
+
'''黃帝陰符經註''',唐[[張果]]注。《新唐書•藝文志》已著錄張果《陰符經太無傳》一卷。《通志•藝文略》亦著錄《陰符經太無傳》,注稱:「唐張果得於《道藏》,不詳作者。」本書卷首載作者自序云:「偶於道經藏中得《陰符傳》,不知何代人制,詞理玄邈,如契自然,臣遂編之,附而人注」。此說與《通志》相符,蓋是書即張果取唐《道藏》中無名氏《陰符傳》,複加編次,附以己注而成。書中屢引太公、諸葛亮、李筌之說而駁斥之,當出於七家集注本《陰符經》之後。今本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是書經文取四百餘字本,不分篇章。注文稱:《陰符經》乃「聖人體天用道之機」。聖人用心深微則能照見自然之性,執機變通則能契合自然之理,「照之以心,契之以機,而陰符之義盡矣」。其說頗能發明經旨,文字亦簡明流暢。唐宋以來,此書廣為流傳。《[[ 雲笈七籤]] 》、《[[ 道藏輯要]] 》、《[[ 道藏精華錄]] 》均收錄是書。《道藏精華錄提要》稱之為「唐以前難得見之善本」。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2-333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2-333頁。
 
[[Category: 洞真部玉訣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Category: 洞真部玉訣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en: Commentary on the Huangdi yinfu jing]]
 
[[en: Commentary on the Huangdi yinfu jing]]

2016年1月14日 (四) 15:34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黄帝阴符经注(张果)
编  著:张果
卷  数:一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闰字号
涵芬楼本第55册
新文丰本第4册
三家本第2册
道藏提要:编号112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四子真经‧黄帝阴符经
第15册
 

黄帝阴符经注,唐张果注。《新唐书•艺文志》已著录张果《阴符经太无传》一卷。《通志•艺文略》亦著录《阴符经太无传》,注称:“唐张果得于《道藏》,不详作者。”本书卷首载作者自序云:“偶于道经藏中得《阴符传》,不知何代人制,词理玄邈,如契自然,臣遂编之,附而人注”。此说与《通志》相符,盖是书即张果取唐《道藏》中无名氏《阴符传》,复加编次,附以己注而成。书中屡引太公、诸葛亮、李筌之说而驳斥之,当出于七家集注本《阴符经》之后。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是书经文取四百馀字本,不分篇章。注文称:《阴符经》乃“圣人体天用道之机”。圣人用心深微则能照见自然之性,执机变通则能契合自然之理,“照之以心,契之以机,而阴符之义尽矣”。其说颇能发明经旨,文字亦简明流畅。唐宋以来,此书广为流传。《云笈七签》、《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均收录是书。《道藏精华录提要》称之为“唐以前难得见之善本”。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32-3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