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目錄”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道藏目錄》''',道教經典總集《道藏》的目錄,目前所見有多種形式。明代《正統道藏》及《萬曆續道藏》編成之...”)
 
 
第1行: 第1行:
'''《道藏目錄》''',道教經典總集《道藏》的目錄,目前所見有多種形式。明代《[[正統道藏]]》及《[[萬曆續道藏]]》編成之後,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又奉旨編撰《大明道藏經目錄》,附刊於明《道藏》之後。該目錄共四卷,卷首有〈道教宗源〉及〈凡例〉,述道教經典源流及明《道藏》之編纂體例。正文按照道教傳統的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方法編排經目,卷一為洞真部,卷二為洞玄部,卷三為洞神部,卷四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與正一部,共收錄道經一千四百一十五種、四千五百十七卷,並按千字文編排。後來,明代[[白雲霽]]又曾編成過《道藏目錄詳注》,現收納於文淵閣版《四庫全書》及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和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的《道藏》。但上述目錄皆存在著檢索不便的弊病,非熟悉道教經典者難以使用之。當代法國籍荷蘭學者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曾率其學生,按照逐字檢索的方式編成了一部便於使用的《道藏通檢》,後來諸家多得益之。目前可見的《道藏目錄》形式更多,尤以各種電子版本最為新穎。
+
'''《道藏目錄》''',道教經典總集《道藏》的目錄,目前所見有多種形式。明代《[[正統道藏]]》及《[[萬曆續道藏]]》編成之後,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又奉旨編撰《大明道藏經目錄》,附刊於明《道藏》之後。該目錄共四卷,卷首有〈道教宗源〉及〈凡例〉,述道教經典源流及明《道藏》之編纂體例。正文按照道教傳統的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方法編排經目,卷一為洞真部,卷二為洞玄部,卷三為洞神部,卷四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與正一部,共收錄道經一千四百一十五種、四千五百十七卷,並按千字文編排。後來,明代[[白雲霽]]又曾編成過《[[ 道藏目錄詳注]] 》,現收納於文淵閣版《四庫全書》及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和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的《道藏》。但上述目錄皆存在著檢索不便的弊病,非熟悉道教經典者難以使用之。當代法國籍荷蘭學者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曾率其學生,按照逐字檢索的方式編成了一部便於使用的《道藏通檢》,後來諸家多得益之。目前可見的《道藏目錄》形式更多,尤以各種電子版本最為新穎。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道藏經目錄》,見《道藏》,第34冊。
 
#《道藏經目錄》,見《道藏》,第34冊。
 
#《續道藏經目錄》,見《道藏》,第34冊。
 
#《續道藏經目錄》,見《道藏》,第34冊。
 
#《道藏目錄詳注》,見《道藏》,第36冊。
 
#《道藏目錄詳注》,見《道藏》,第36冊。

2016年1月9日 (六) 12:07的最新版本

《道藏目录》,道教经典总集《道藏》的目录,目前所见有多种形式。明代《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编成之后,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又奉旨编撰《大明道藏经目录》,附刊于明《道藏》之后。该目录共四卷,卷首有〈道教宗源〉及〈凡例〉,述道教经典源流及明《道藏》之编纂体例。正文按照道教传统的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方法编排经目,卷一为洞真部,卷二为洞玄部,卷三为洞神部,卷四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与正一部,共收录道经一千四百一十五种、四千五百十七卷,并按千字文编排。后来,明代白云霁又曾编成过《道藏目录详注》,现收纳于文渊阁版《四库全书》及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和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道藏》。但上述目录皆存在著检索不便的弊病,非熟悉道教经典者难以使用之。当代法国籍荷兰学者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曾率其学生,按照逐字检索的方式编成了一部便于使用的《道藏通检》,后来诸家多得益之。目前可见的《道藏目录》形式更多,尤以各种电子版本最为新颖。

参考文献

  1. 《道藏经目录》,见《道藏》,第34册。
  2. 《续道藏经目录》,见《道藏》,第34册。
  3. 《道藏目录详注》,见《道藏》,第3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