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體論”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26
 
|中華道藏冊數=26
 
}}
 
}}
'''道體論''',原題「通玄先生述」。此通玄先生疑即五代道士[[張薦明]]。亦有人認為此書為唐代道士[[張果]]或[[司馬承禎]]所作。宋《崇文總目》及《通志 藝文略》均著錄此書,但不題撰人姓名,現有《[[正統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書分為〈論老子道經〉、〈問道論〉、〈道體義〉三篇,皆自設問答,闡述「道體」之義。其思想觀點及論證方法,與唐初道教重點哲學相能。作者具有無同異生化等不同角度,反覆推論道德、道物、名實、空有、假實、無名與有名、虛寂與混成等哲學範疇之相對統關係。認為道是萬物之本體,萬物與道間中有異,二位一體,即一不二。書稱:「物以道為體,道還以物為體」;「就物差而辨,道物常異;就體實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道體非有非無,無始無終,妙絕形名而圓周萬類;能包萬物,能生萬物,而包無所包,生無所生,非與萬物相待者也。故道體與萬物是一非,是一非二,能雙非之,亦能雙是之,而非之與是,皆不得道體。所謂無名亦不得體,有名亦不得體,有無亦不得體,無有無亦不得體。「不在四者,不離四者,乃可得耳」。但此所謂得者,亦竟無所得。「得無所得而不離四得矣。」此說顯然吸收佛教中理派雙是雙非,離四句,絕自非而歸無所得之辨證邏輯,書中最終以「兼忘二邊,雙泯有無」,為悟得道體之宗極玄旨。其說雖本於莊子之「坐忘」,亦有取於佛氏「雙忘」之義,是為研究唐代道教哲學之重要資料。
+
'''道體論''',原題「通玄先生述」。此通玄先生疑即五代道士[[張薦明]]。亦有人認為此書為唐代道士[[張果]]或[[司馬承禎]]所作。宋《[[ 崇文總目]] 》及《通志 藝文略》均著錄此書,但不題撰人姓名,現有《[[正統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書分為〈論老子道經〉、〈問道論〉、〈道體義〉三篇,皆自設問答,闡述「[[ 道體]] 」之義。其思想觀點及論證方法,與唐初道教重點哲學相能。作者具有無同異生化等不同角度,反覆推論道德、道物、名實、空有、假實、無名與有名、虛寂與混成等哲學範疇之相對統關係。認為道是萬物之本體,萬物與道間中有異,二位一體,即一不二。書稱:「物以道為體,道還以物為體」;「就物差而辨,道物常異;就體實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道體非有非無,無始無終,妙絕形名而圓周萬類;能包萬物,能生萬物,而包無所包,生無所生,非與萬物相待者也。故道體與萬物是一非,是一非二,能雙非之,亦能雙是之,而非之與是,皆不得道體。所謂無名亦不得體,有名亦不得體,有無亦不得體,無有無亦不得體。「不在四者,不離四者,乃可得耳」。但此所謂得者,亦竟無所得。「得無所得而不離四得矣。」此說顯然吸收佛教中理派雙是雙非,離四句,絕自非而歸無所得之辨證邏輯,書中最終以「兼忘二邊,雙泯有無」,為悟得道體之宗極玄旨。其說雖本於莊子之「坐忘」,亦有取於佛氏「雙忘」之義,是為研究唐代道教哲學之重要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9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9頁。
 
[[Category: 太玄部]][[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Category: 太玄部]][[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en: Discourse on the Way and Its Substance]]
 
[[en: Discourse on the Way and Its Substance]]

2016年1月6日 (三) 09:06的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道体论
编  著:原题通玄先生述
卷  数:二卷
正统道藏:太玄部 去字号
涵芬楼本第704册
新文丰本第38册
三家本第22册
道藏提要:编号1026
中华道藏:道教论集道学论著‧全真文集
第26册
 

道体论,原题“通玄先生述”。此通玄先生疑即五代道士张荐明。亦有人认为此书为唐代道士张果司马承祯所作。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著录此书,但不题撰人姓名,现有《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分为〈论老子道经〉、〈问道论〉、〈道体义〉三篇,皆自设问答,阐述“道体”之义。其思想观点及论证方法,与唐初道教重点哲学相能。作者具有无同异生化等不同角度,反复推论道德、道物、名实、空有、假实、无名与有名、虚寂与混成等哲学范畴之相对统关系。认为道是万物之本体,万物与道间中有异,二位一体,即一不二。书称:“物以道为体,道还以物为体”;“就物差而辨,道物常异;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道体非有非无,无始无终,妙绝形名而圆周万类;能包万物,能生万物,而包无所包,生无所生,非与万物相待者也。故道体与万物是一非,是一非二,能双非之,亦能双是之,而非之与是,皆不得道体。所谓无名亦不得体,有名亦不得体,有无亦不得体,无有无亦不得体。“不在四者,不离四者,乃可得耳”。但此所谓得者,亦竟无所得。“得无所得而不离四得矣。”此说显然吸收佛教中理派双是双非,离四句,绝自非而归无所得之辨证逻辑,书中最终以“兼忘二边,双泯有无”,为悟得道体之宗极玄旨。其说虽本于庄子之“坐忘”,亦有取于佛氏“双忘”之义,是为研究唐代道教哲学之重要资料。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