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添加298字节 、 2015年12月30日 (三) 08:46
无编辑摘要
==生平==
[[File:北京白雲觀藏丘真人本像圖.jpg|300px|thumb|left| [[ 北京白雲觀 ]] 丘真人本像 <br>]]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號長春子,被[[全真道]]尊奉為「[[北七真]]」之一及[[龍門派]]開山祖師。根據元代全真道道士[[李道謙]](1219年-1296 )編撰的《[[七真年譜]]》所載,丘處機於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年)生於登州棲霞縣(今山東省煙台棲霞市),<ref>李道謙:《七真年譜》,收入《道藏》,第3冊,頁381b。本條目引用《道藏》原文採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三十六冊影印本。</ref>[[謝西蟾]]、[[劉志玄]]編撰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記載其出生年日為戊辰(1148 )正月十九日。<ref>謝西蟾、劉志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長春子〉,收入《道藏》,第3冊,頁376b。</ref>
丘處機年少時已經志慕玄風,在十八歲時(金大定六年,1166年)已於山東崑嵛山棄俗入道,翌年至寧海軍<ref>《七真年譜》原文為「寧海州」。但「寧海軍」是在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才由「寧海軍」升格為「寧海州」。由於《七真年譜》編寫時已是元代,故當時以「寧海州」為記。為配合丘處機當時的歷史處境,故以「寧海軍」為記。</ref>(今山東省煙台市牟平區)全真庵跟隨[[王重陽]](1112年-1170年)學道成為座下弟子。他現今傳世的名、字、號(即「處機」、「通密」、「長春子」)都是在此年投師時由王重陽所訓定。<ref>李道謙:《七真年譜》,收入《道藏》,第3冊,頁382a-b。</ref>在入門時,王重陽曾贈詩予丘處機,寓意二人師徒之間的結緣:
在往後的三年間,丘處機都伴隨重陽四出傳教。大定八年(1168年),他跟隨王重陽與[[馬鈺]](1123年-1183年)、[[譚處端]](1123年-1185年)、[[王處一]](1142年-1217年)入崑嵛山石門口開煙霞洞修練,同年隨師遷居到文登縣(今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姜實庵立七寶會。<ref>李道謙:《七真年譜》,收入《道藏》,第3冊,頁382c。</ref>大定九年(1169年)四月,又隨師遷居至寧海軍金蓮堂,在八月立金蓮會。同年九月,登州福山縣(今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的三光會及蓬萊(今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市)的玉華會分別成立。十月,又於掖縣(今山東省煙台市萊州市)成立平等會。丘處機同月在王重陽的帶領下,與馬鈺、譚處端、及在上一個月才剛剛投於王重陽門下的[[劉處玄]](1147年-1203年)同遊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ref>同上註,頁382c。</ref>
大定十年(1170年)正月初四日,王重陽羽化。他在仙去前對馬、譚、丘三位弟子說:「丹陽已得道,長真已知道,吾無慮矣。處機所學,一聽丹陽,處玄、長真當管領之。」<ref>同上註,頁382c-383a。</ref>然而他對丘處機的未來亦予以肯定,謂「此子異日地位非常,必大開教門者也」。<ref>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篇》,卷一,〈王嚞〉,收入《道藏》,第5冊,頁417b-c。</ref>在重陽 去後,丘處機亦跟隨馬、譚、劉三人修行。四人盡禮把王重陽遺脫暫時安葬於孟宗獻花圃後,回到 [[ 終南山 ]] 與[[和德瑾]]、[[李靈陽]]及其他王重陽的好友弟子會面。次年,四人居於劉蔣庵(今陝西省戶縣[[重陽萬壽宮]])並修治葬所,並在大定十二年(1172年)回到汴梁,將王重陽的仙柩帶回歸葬於劉蔣庵。四人在翌年一直於當地為王重陽居喪守墳。<ref>李道謙:《七真年譜》,收入《道藏》,第3冊,頁383a。</ref>
大定十四年(1174年)八月的一個晚上,馬、譚、劉、丘四人在鄠縣(今陝西省西安市戶縣)秦渡鎮真武廟聚首,各自談論日後修行的志向。<ref>同上註,頁383b。</ref>全真道士[[史志經]](1202年-?年)在《[[長春大宗師玄風慶會圖說文]]》卷第一〈磻溪煉行〉條中引錄孫周<ref>此人應是在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在丘處機羽化後,為丘處機獻祭的南京儒學官孫周。吳章:〈祭文〉,載李道謙:《甘水仙源錄》,卷二,收入《道藏》,第19冊,頁736b。</ref>所著的《長春真人傳》,對此事有較詳細的描述:
:譚仙通正,志在清貧修大定。
:三髻山侗,願處環墻也放慵。<ref>馬鈺:〈四仙韻(又)〉,載《漸悟集》,卷下,收入《道藏》,第25冊,頁477c。</ref>
[[File:《長春大宗師玄風慶會圖說文》(大德九年(1305)重刊本)〈磻溪鍊行〉.jpg|300px|thumb|right|《長春大宗師玄風慶會圖說文》(大德九年(1305 )重刊本)<br>
〈磻溪鍊行〉]]
丘處機來到磻溪後隨即展開艱苦的修行。《[[金蓮正宗記]]》載其「戰睡魔,除雜念」。<ref>秦志安:《金蓮正宗記》,卷四,〈長春丘真人〉,收入《道藏》,第3冊,頁359a。</ref>他在〈萬年春‧其四‧驚睡〉一詩中描寫了自己戰睡魔的情形,務求克服睡意帶來的種種雜念:
:勝境無窮言不盡,臨風時顧一揮毫。<ref>丘處機:〈山居‧其一〉,載《磻溪集》,卷一,收入《道藏》,第25冊,頁812c。</ref>
由於丘處機聲譽日隆,開始獲得地方官員以至皇朝統治者的禮遇及諮詢。在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他受到金朝陝西路統軍使兼知京兆府事夾谷清臣(1133年-1202年)<ref>〈長春真人本行碑〉及《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篇》均載「京兆統軍夾谷公」,《金史》載夾谷清臣「(大定)十二年,授右副都點檢,遷左副都點檢,出為陝西路統軍使,兼知京兆府事。﹝……﹞二十六年,改西京留守。」「京兆統軍」應該是對「陝西路統軍使兼知京兆府事」的簡稱,而他禮請丘處機應該是他改任西京留守前的事。參陳時可:〈長春真人本行碑〉,載李道謙:《甘水仙源錄》,卷二,收入《道藏》,第19冊,頁734c;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篇》,卷二,〈丘處機〉,收入《道藏》,第5冊,頁425b;脫脫等:《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九十四,〈夾谷清臣傳〉,頁2083-2084。</ref>的邀請回到終南山,並在此時修箿了祖庵。<ref>陳時可:〈長春真人本行碑〉,載李道謙:《甘水仙源錄》,卷二,收入《道藏》,第19冊,頁734c。</ref>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二月,丘處機以「道德升聞」<ref>《尚書‧舜典》中有「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濬哲文明,溫恭允塞,玄德升聞,乃命以位」的記載。漢代孔安國傳、唐代孔穎達疏的《尚書正義》卷三〈舜典第二〉中解釋為「舜有深智文明溫恭之德,信允塞上下。玄謂幽潛,潛行道德,升聞天朝,遂見徵用。」故「道德升聞」是對丘處機道德名聲遠播的讚譽。參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卷三,〈舜典第二〉,頁51。</ref>奉金世宗(1123年-1189 ,1161年-1189在位)詔受邀到金朝中都(今北京西城至豐臺一帶),並在當地主持萬春節醮。官方於四月勅建庵於萬寧宮之西讓丘處機居住,以便諮訪。<ref>陳時可:〈長春真人本行碑〉,載李道謙:《甘水仙源錄》,卷二,收入《道藏》,第19冊,頁734c;李道謙:《七真年譜》,收入《道藏》,第3冊,頁384b。</ref>同年五月初一日,<ref>秦志安:《金蓮正宗記》,卷四,〈長春丘真人〉,收入《道藏》,第3冊,頁359b。</ref>丘處機與金世宗於壽安宮長松島會面,<ref>金源璹:〈終南山神仙重陽眞人全眞教祖碑〉,載李道謙:《甘水仙源錄》,卷一,收入《道藏》,第19冊,頁725b。</ref>金世宗向丘處機詢問有關延生的道理,他回應道:
:珍惜精而保全神,是修身的關鍵。恭己無為的態度,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富貴驕婬是人之常情,自己應當兢兢業業地加以提防。如果可以長久地持續實踐,距離仙道就不遠了。誕詭幻怪的事,我則從未聽聞過。<ref>謝西蟾、劉志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長春子〉,收入《道藏》,第3冊,頁376b-c。</ref>
綜合而言,丘處機首陳延生保命之要,次論及持盈守成之難,金世宗對這些見解表示讚譽接納。<ref>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篇》,卷二,〈丘處機〉,收入《道藏》,第5冊,頁425b。</ref>同年七月十日,兩人再次會面。丘處機為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宗旨,金世宗對此感到甚為稱心滿意。丘處機亦在是次會面制獻一曲,名為〈瑤臺第一層〉:
:辭落筆成塵垢寄,在時人妄聽間遂。<ref>李志常:《長春真人西遊記》,卷下,收入《道藏》,第34冊,頁498c、499a。</ref>
丘處機在 在至元六年(1269年)被元世祖忽必烈敕封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ref>〈元世祖皇帝褒封制詞〉,載謝西蟾、劉志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收入《道藏》,第3冊,頁366b-c。</ref> 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朝廷 再加 封丘 處機 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ref>〈至大詔書碑〉,收入陳垣編纂;陳智超、曾慶瑛校補:《道家金石略》,頁538。</ref>以 示尊崇。明初宋濂(1310年-1381年)等人編纂《元史》〈釋老志〉時有為丘處機立傳。<ref>宋濂等:《元史》,卷二百零二,〈釋老〉,頁4524-4525。</ref>
==西行==
《磻溪集》於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首次出版,收錄了丘處機在磻溪及龍門修行時所作的詩詞。當中主題包括對山水自然的描寫、修行的境況及與時人的交往。《嗚道集》在丘處機在世時已經刊行,但現今已經失佚。<ref>有關《嗚道集》的考略,可參陳敬陽:〈丘處機佚著《嗚道集》考略〉,《中國道教》,〈史料與知識〉,〈http://www.chinataoism.org/showtopic.php?id=9536〉,瀏覽日期:2015年4月20日。</ref>
《大丹直指》收入《 [[ 正統道藏 ]] 》洞真部方法類,主要言及內丹理論及多種行功方法。題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丘處機述」,<ref>丘處機:《大丹直指》,卷上,收入《道藏》,第4冊,頁391c。</ref>故應為門人集其述說編刊而成。
《攝生消息論》不見錄於《正統道藏》,但收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道家類,題「元邱處機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攝生消息論》是否為丘處機的著作表示審慎,云:「此書皆言四時調攝之法,其真出處機與否無可証驗。考處機答元太祖之問,亦止以節欲保躬,無為清淨為要,與此書頗相發明,或有所受之,亦未可知。」<ref>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28冊,〈子部‧道家類存目〉,收入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第一集一千種,頁85-86。</ref>
==傳承==
[[File:《金蓋心燈》〈道譜源流圖〉.jpg|200px|thumb|left|《金蓋心燈》 <br> 〈道譜源流圖〉<br>
收入《藏外道書》第31冊]]
丘處機在羽化前留有遺言,令宋道安掌管教門事,尹志平副之,[[張志松]]又其次。[[王志明]]依舊辦理,宋德方、李志常等人則一同商議教門事。後宋道安向尹志平提及自己已經年老,不能維持掌理教門,希望尹志平能夠取而代之,尹氏遂為首領。<ref>李志常:《長春真人西遊記》,卷下,收入《道藏》,第34冊,頁499a。</ref>元代以降,丘處機一系的弟子逐漸形成以丘處機為祖師的龍門派,並在派系傳承上以趙道堅為第一代律師。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金蓋山全真道士[[閔一得]](1758年-1836年)所撰的《[[金蓋心燈]]》,及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廣東[[羅浮山]][[酥醪觀]]主[[陳教友]](1824年-1881年)所著的《[[長春道教源流]]》均有述說龍門派之源流。
{{全真道}}
[[Category:宋遼金元道教人物]][[Category:全真道]]
[[en:Qiu Chuji]]
4,21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