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西星”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6行: 第6行:
  
 
==內丹思想與著述==
 
==內丹思想與著述==
 陸西星是兩宋,元明道教[[內丹雙修]]理論的集大成者。他主張陰陽同類雙修,認為「男女陰陽之道順之則生人,逆之則成丹」。並撰成《[[七破論]]》,抨擊其他煉養之術。其著作另有《[[金丹就正篇]]》一卷,為道教內丹學史上第一篇有關雙修問題的專論。《玄膚論》一卷,是內丹學通論,討論了諸如三元丹法之相互關係,內外丹之劃分,先後天之區別,[[修性了命]]之聯繫等一系列至關重要的理論問題。以及《老子道德經玄覽》等。收入《方壺外史》。晚年參禪,又作《愣嚴述旨》十卷,《愣嚴經說略》一卷。
+
 陸西星是兩宋,元明道教[[內丹雙修]]理論的集大成者。他主張陰陽同類雙修,認為「男女陰陽之道順之則生人,逆之則成丹」。並撰成《[[七破論]]》,抨擊其他煉養之術。其著作另有《[[金丹就正篇]]》一卷,為道教內丹學史上第一篇有關雙修問題的專論。《玄膚論》一卷,是內丹學通論,討論了諸如三元丹法之相互關係,內外丹之劃分,先後天之區別,[[修性了命]]之聯繫等一系列至關重要的理論問題。以及《老子道德經玄覽》等。收入《方壺外史》。晚年參禪,又作《愣嚴述旨》十卷,《[[ 愣嚴經說略]] 》一卷。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2015年12月27日 (日) 16:56的最新版本

生平

陆西星(1520-1606年)为明代道人,内丹东派开创者。字长庚、号潜虚子。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

得“道”经历

自幼聪颖,异于常人。“束发受书,辄悟性与天道之旨”。娴文辞,攻书画。尝为诸生,颇有名望。但早岁事举子业,九试而不中。乃弃儒为道,入山隐居。数次遇异人,得受仙道秘诀。后声言吕洞宾降临其北海草堂,住二十二日,亲授丹诀。关于此次遇仙奇遇,其《金丹就正篇.自序》说:“嘉靖丁末,偶以因缘遭际,得遇法祖吕公于北海之草堂,弥留款洽”,“嗣后常至其家。……既以上乘之道勉进潜虚,并授以结胎之歌,入室之旨,及吕公自记数十则,终南山人集十卷。……研寻二十载,流光如箭,甲子嘉平(阴历十二月)潜虚乃遁于荒野……遂大感悟,由是入室求铅,不数载而事毕。”又称:“甲子嘉平,……复感恩师示梦,去彼挂此,遂大感悟。追忆曩所授语,十得八九;参以契论经歌,反复䌷绎,寤寐之间,性灵豁畅,恍若有得,乃作是篇。”他认为自己深得吕洞宾真传,著书立说,阐发内丹之旨,开内丹东派,被后世道教尊为内丹东派之祖。

内丹思想与著述

陆西星是两宋,元明道教内丹双修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主张阴阳同类双修,认为“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并撰成《七破论》,抨击其他炼养之术。其著作另有《金丹就正篇》一卷,为道教内丹学史上第一篇有关双修问题的专论。《玄肤论》一卷,是内丹学通论,讨论了诸如三元丹法之相互关系,内外丹之划分,先后天之区别,修性了命之联系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以及《老子道德经玄览》等。收入《方壶外史》。晚年参禅,又作《愣严述旨》十卷,《愣严经说略》一卷。

参考资料

  1. 《方壶外史》
  2. 《中国道教》
  3. 《道教养生家陆西星和他的方壶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