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添加1,330字节 、 2015年12月26日 (六) 15:49
创建页面,内容为“'''通妙''',道教中高士有「通妙」的雅號。通意謂通達,妙意謂玄妙,通妙有精通道學之意。元代吳澄撰《道德真經註(吳...”
'''通妙''',道教中高士有「通妙」的雅號。通意謂通達,妙意謂玄妙,通妙有精通道學之意。元代吳澄撰《[[道德真經註(吳澄)]]》卷一說:「謂有道之士,旁逹曰通妙。萬物者,無所不通其妙也。微而不顯其通也。」北宋著名道士王文卿即有「通妙」之號,宋徽宗先後敕[[王文卿]]爲「沖虛妙道先生」、「沖虛通妙先生」。元代,封王文卿爲「沖虛通妙真人」,元至順三年(1332年)夏,加賜爲「沖虛通妙靈惠真人」。《[[正統道藏]]》所收《[[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一卷,是王文卿與弟子的對話錄。編輯《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的弟子王長,又號通妙侍宸真人。該經採用問答形式討論雷法,強調召雷役神須內修爲要,至於奏章、符訣等不過是符術之末。北宋[[茅山]]宗道士[[劉混康]]也有「通妙」之號。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賜號「洞元通妙法師」,令住持東京上清儲祥宮。宋鄧牧撰《洞霄圖志》(參《[[大滌洞天記]]》)卷六〈洞霄宮莊田記〉,記載洞霄宮住持、都監、兼通明殿焚修郎道一號通妙大師。
==參考文獻==
#元‧吳澄撰:《道德真經註》,卷一,《道藏》本。
4,21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