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上清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上清宮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彭祖峰東坡上。始建於晉,唐玄宗時重建。現存建築為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陸續重建。宮門為石砌券洞,上有蔣介石手書「上清宮」三個大字,兩旁為于右任所撰對聯:「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
 
 上清宮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彭祖峰東坡上。始建於晉,唐玄宗時重建。現存建築為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陸續重建。宮門為石砌券洞,上有蔣介石手書「上清宮」三個大字,兩旁為于右任所撰對聯:「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
  
 過上清宮山門,登石級步入三清殿。繞回廊再上玉皇殿。殿右側南樓前有鴛鴦井,傳為五代時前蜀所鑿。二井一方一圓,象徵一男一女,其泉源相通,卻一清一濁。殿左側有長廊通向配殿,內祀孔子和關羽,取名「文武殿」。神座下有九龍浮雕,甚為精美。兩旁有張大千繪[[王母]]、[[麻姑]]、三丰祖師、[[花蕊夫人]]畫像石刻。文武殿右下為麻姑池,傳為麻姑浴丹處,形如半月,深廣數尺,水色碧綠,四季不竭。從文武殿前行出院門,沿石徑上行,即到新建的東華帝君殿。由該殿再上行至峰頂,為新建的老君閣。閣中新塑有巨大的老君騎青牛石像。老君閣雄據青城第一峰之顛,有樓閣數層,依次為授道台、悟真堂、觀妙樓、玄元頂,巍峨壯觀,氣吞霄漢。站在閣上,青城前後山及平原河道歷歷在目。
+
 過上清宮山門,登石級步入三清殿。繞回廊再上玉皇殿。殿右側南樓前有鴛鴦井,傳為五代時前蜀所鑿。二井一方一圓,象徵一男一女,其泉源相通,卻一清一濁。殿左側有長廊通向配殿,內祀孔子和關羽,取名「文武殿」。神座下有九龍浮雕,甚為精美。兩旁有張大千繪[[王母]]、[[麻姑]]、三丰祖師、[[花蕊夫人]]畫像石刻。文武殿右下為麻姑池,傳為麻姑浴丹處,形如半月,深廣數尺,水色碧綠,四季不竭。從文武殿前行出院門,沿石徑上行,即到新建的東華帝君殿。由該殿再上行至峰頂,為新建的老君閣。閣中新塑有巨大的老君騎青牛石像。老君閣雄據青城第一峰之顛,有樓閣數層,依次為[[ 授道台]] 、悟真堂、觀妙樓、玄元頂,巍峨壯觀,氣吞霄漢。站在閣上,青城前後山及平原河道歷歷在目。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2015年12月22日 (二) 13:54的最新版本

上清宫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彭祖峰东坡上。始建于晋,唐玄宗时重建。现存建筑为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陆续重建。宫门为石砌券洞,上有蒋介石手书“上清宫”三个大字,两旁为于右任所撰对联:“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

过上清宫山门,登石级步入三清殿。绕回廊再上玉皇殿。殿右侧南楼前有鸳鸯井,传为五代时前蜀所凿。二井一方一圆,象征一男一女,其泉源相通,却一清一浊。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神座下有九龙浮雕,甚为精美。两旁有张大千绘王母麻姑、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四季不竭。从文武殿前行出院门,沿石径上行,即到新建的东华帝君殿。由该殿再上行至峰顶,为新建的老君阁。阁中新塑有巨大的老君骑青牛石像。老君阁雄据青城第一峰之颠,有楼阁数层,依次为授道台、悟真堂、观妙楼、玄元顶,巍峨壮观,气吞霄汉。站在阁上,青城前后山及平原河道历历在目。

参考资料

  1. 王纯五主编:《青城山志》第19─2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中国道教协会主编:《道教大辞典》第611─612页,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3.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679─16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