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19
 
|中華道藏冊數=19
 
}}
 
}}
'''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 撰人不詳。 似出於唐末五代。三卷,收入《[[正統道藏]]》太清部。此書乃[[鍾離權]]、[[呂洞賓]]傳授,言內丹法。分作小乘、中乘、大乘三篇。
+
'''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似出於唐末五代。三卷,收入《[[正統道藏]]》太清部 ,題「正陽真人鍾離權雲房著,純陽真人呂嵓洞賓傳」。該經又名《鍾離授呂公靈寶畢法》,簡稱《靈寶畢法》 此書最遲在北宋真宗時已問世,華陽子[[施肩吾]]爲其傳人。《靈寶畢法》原爲十卷,始收錄於南宋鄭樵《通志‧藝文略》道家類修養目。《遂初堂書目》無卷數,《正統道藏》太清部收錄十篇即原卷數,合爲上、中、下三卷。《道藏精華錄》第六集亦三卷。《[[道樞]]》卷四十二《靈寶篇》爲該經節選本,但文字多異。《[[重刊道藏輯要]]》危集亦收錄,格式同《正統道藏》,唯不分卷。
 +
 
 +
此書乃[[鍾離權]]、[[呂洞賓]]傳授,言內丹法。分作小乘、中乘、大乘三篇 。本經題為正陽真人鍾離權雲房所撰的〈序〉稱:鍾離權曾於[[終南山]]石壁間獲《靈寶經》三十卷,上部〈金誥書〉,中部〈玉錄〉,下部〈真源義〉。經過研讀深省,鍾離權乃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遂本天地升降之宜、日月交合之理,總而爲三乘之法,名《靈寶畢法》。但此經爲鍾呂內丹秘典,而非[[靈寶派]]所傳經書。該經要旨在闡述陰陽互含之理,還對部分[[內丹]]隱名進行解釋
 
*上卷「小乘安樂延年法四門」,為匹配陰陽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龍虎第三,燒煉丹藥第四。此係人仙。
 
*上卷「小乘安樂延年法四門」,為匹配陰陽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龍虎第三,燒煉丹藥第四。此係人仙。
 
*中卷「中乘長生不死法三門」,為肘後飛金晶第五,玉液還丹第六,金液還丹第七。此係地仙。
 
*中卷「中乘長生不死法三門」,為肘後飛金晶第五,玉液還丹第六,金液還丹第七。此係地仙。
 
*下卷「大乘超凡入聖法三門」,為朝元第八,內觀第九,超脫第十。此係天仙。本書為研究鍾呂金丹道的參考文獻,收入《[[正統道藏]]》太清部。
 
*下卷「大乘超凡入聖法三門」,為朝元第八,內觀第九,超脫第十。此係天仙。本書為研究鍾呂金丹道的參考文獻,收入《[[正統道藏]]》太清部。
 
 三篇共計為十門。詳述呼吸積氣,生液還元,聚散水火,採補還丹,勒陽關。日月周天,咽津,金液煉形,靜坐忘機,存想入定,神遊諸天等內煉步驟,大旨以煉合精、氣、神而成丹升仙。
 
 三篇共計為十門。詳述呼吸積氣,生液還元,聚散水火,採補還丹,勒陽關。日月周天,咽津,金液煉形,靜坐忘機,存想入定,神遊諸天等內煉步驟,大旨以煉合精、氣、神而成丹升仙。
 +
==序==
 +
道不可以言傳。不可以名紀。歷古以來,昇仙達道者不為少矣。僕志慕前賢,心懷大道。不意運起刀兵,時危世亂,始以逃生。寄跡江湖巖谷退而識性留心。唯在清淨希夷,歷看丹經,累參道友。止言養命之小端,不說真仙之大道。因於終南山石壁間,獲收《靈寶經》三十卷。上部〈金誥書〉,元始所著;中部〈玉錄〉,元皇所述;下部〈真源義〉,太上所傳。共數千言。予宵衣旰食,遠慮深省。乃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本天地升降之宜,日月交合之理。氣中生水,水中生氣,亦心腎交合之理。比物之象,道不遠人。配合甲庚,方驗金丹有準。抽添卯酉,自然火候之無差。紅鉛黑鉛,徹底不成大藥。金液玉液,到頭方是還丹。從無入有,常懷征戰之心。自下升高,漸入希夷之域。抽鉛添汞,致二八之陰消。換骨煉形,使九三之陽長。水源清濁,辨於既濟之時。內景真虛,識於坐忘之日。玄機奧旨,難以盡形。方冊靈寶妙理可用,入聖超凡,總而為三乘之法。名靈寶畢法。大道聖言,不敢私入一己。用傳洞賓足下,道成勿秘,當貽後來之士。正陽真人鍾離權雲房序。<ref>鍾離權:〈序〉,收錄於鐘離權著、呂喦傳:《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收入《道藏》,第28冊,頁349c-350a。本條目引用《道藏》原文採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三十六冊影印本。</ref>
 +
==註釋==
 +
<references/>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4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4頁。
 
[[Category: 太清部]][[Category: 鍾呂內丹傳統]]
 
[[Category: 太清部]][[Category: 鍾呂內丹傳統]]
 
[[en: Secret Transmission of Master Zhengyang’s Complete Methods of the Sacred Jewel]]
 
[[en: Secret Transmission of Master Zhengyang’s Complete Methods of the Sacred Jewel]]

2015年12月16日 (三) 14:46的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
编  著:原题钟离权著 吕喦传
卷  数:三卷
正统道藏:太清部 成字号
涵芬楼本第874册
新文丰本第47册
三家本第28册
道藏提要:编号1181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清金丹经
第19册
 

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似出于唐末五代。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题“正阳真人锺离权云房著,纯阳真人吕嵓洞宾传”。该经又名《锺离授吕公灵宝毕法》,简称《灵宝毕法》。此书最迟在北宋真宗时已问世,华阳子施肩吾为其传人。《灵宝毕法》原为十卷,始收录于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道家类修养目。《遂初堂书目》无卷数,《正统道藏》太清部收录十篇即原卷数,合为上、中、下三卷。《道藏精华录》第六集亦三卷。《道枢》卷四十二《灵宝篇》为该经节选本,但文字多异。《重刊道藏辑要》危集亦收录,格式同《正统道藏》,唯不分卷。

此书乃锺离权吕洞宾传授,言内丹法。分作小乘、中乘、大乘三篇。本经题为正阳真人锺离权云房所撰的〈序〉称:锺离权曾于终南山石壁间获《灵宝经》三十卷,上部〈金诰书〉,中部〈玉录〉,下部〈真源义〉。经过研读深省,锺离权乃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遂本天地升降之宜、日月交合之理,总而为三乘之法,名《灵宝毕法》。但此经为锺吕内丹秘典,而非灵宝派所传经书。该经要旨在阐述阴阳互含之理,还对部分内丹隐名进行解释。

  • 上卷“小乘安乐延年法四门”,为匹配阴阳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龙虎第三,烧炼丹药第四。此系人仙。
  • 中卷“中乘长生不死法三门”,为肘后飞金晶第五,玉液还丹第六,金液还丹第七。此系地仙。
  • 下卷“大乘超凡入圣法三门”,为朝元第八,内观第九,超脱第十。此系天仙。本书为研究锺吕金丹道的参考文献,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

三篇共计为十门。详述呼吸积气,生液还元,聚散水火,采补还丹,勒阳关。日月周天,咽津,金液炼形,静坐忘机,存想入定,神游诸天等内炼步骤,大旨以炼合精、气、神而成丹升仙。

道不可以言传。不可以名纪。历古以来,升仙达道者不为少矣。仆志慕前贤,心怀大道。不意运起刀兵,时危世乱,始以逃生。寄迹江湖岩谷退而识性留心。唯在清净希夷,历看丹经,累参道友。止言养命之小端,不说真仙之大道。因于终南山石壁间,获收《灵宝经》三十卷。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中部〈玉录〉,元皇所述;下部〈真源义〉,太上所传。共数千言。予宵衣旰食,远虑深省。乃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本天地升降之宜,日月交合之理。气中生水,水中生气,亦心肾交合之理。比物之象,道不远人。配合甲庚,方验金丹有准。抽添卯酉,自然火候之无差。红铅黑铅,彻底不成大药。金液玉液,到头方是还丹。从无入有,常怀征战之心。自下升高,渐入希夷之域。抽铅添汞,致二八之阴消。换骨炼形,使九三之阳长。水源清浊,辨于既济之时。内景真虚,识于坐忘之日。玄机奥旨,难以尽形。方册灵宝妙理可用,入圣超凡,总而为三乘之法。名灵宝毕法。大道圣言,不敢私入一己。用传洞宾足下,道成勿秘,当贻后来之士。正阳真人锺离权云房序。[1]

注释

  1. 锺离权:〈序〉,收录于钟离权著、吕喦传:《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收入《道藏》,第28册,页349c-350a。本条目引用《道藏》原文采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三十六册影印本。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