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會元”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36
 
|中華道藏冊數=36
 
}}
 
}}
'''道法會元''',原不題編撰者。約成書於元末明初。全書凡二百六十八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書為一部大型道法彙編,共收入宋元時期道教各派法術著作一百五十餘篇,以南方清微、靈寶、正一、淨明諸派道法為主。其內容龐雜,涉及雷法、煉度、章奏、符籙、咒訣等各種道法。「會萬法以歸元」,故名《道法會元》。諸道法中又以雷法為主,有《道法九要》、《雷霆綱目說》、《霄霆玄論》、《雷說》、《先天雷晶隱書》等雷法理論書;有《清微灌斗五雷符法》、《神捷五雷祈禱大法》、《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霄大法》等各派雷法。另有敘述各派源流及其戒律科儀等篇章。書中署名之作者近百人。其著名者有[[王文卿]]、[[林靈素]]、[[甯全真]]、[[金允中]]、[[林靈真]]、[[薩守堅]]、[[白玉蟾]]、[[陳楠]],[[莫月鼎]]、徐必大、[[劉玉]]、[[張繼先]]、[[趙宜真]]、[[王玄真]]、[[張雨]]等人,皆為宋元著名道士,是為研究宋元道教之重要資料。
+
'''道法會元''',原不題編撰者。約成書於元末明初。全書凡二百六十八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書為一部大型道法彙編,共收入宋元時期道教各派法術著作一百五十餘篇,以南方清微、靈寶、正一、淨明諸派道法為主。其內容龐雜,涉及雷法、煉度、章奏、符籙、咒訣等各種道法。「會萬法以歸元」,故名《道法會元》。諸道法中又以雷法為主,有《道法九要》、《雷霆綱目說》、《霄霆玄論》、《雷說》、《先天雷晶隱書》等雷法理論書;有《清微灌斗五雷符法》、《[[ 神捷五雷祈禱大法]] 》、《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霄大法》等各派雷法。另有敘述各派源流及其戒律科儀等篇章。書中署名之作者近百人。其著名者有[[王文卿]]、[[林靈素]]、[[甯全真]]、[[金允中]]、[[林靈真]]、[[薩守堅]]、[[白玉蟾]]、[[陳楠]],[[莫月鼎]]、徐必大、[[劉玉]]、[[張繼先]]、[[趙宜真]]、[[王玄真]]、[[張雨]]等人,皆為宋元著名道士,是為研究宋元道教之重要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6-417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6-417頁。
 
[[Category: 正一部]]
 
[[Category: 正一部]]
 
[[en: Taoist Methods, United in Principle]]
 
[[en: Taoist Methods, United in Principle]]

2015年12月12日 (六) 15:41的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道法会元
编  著:
卷  数:二百六十八卷
正统道藏:正一部 移─盘字号
涵芬楼本第884-941册
新文丰本第47册
三家本第28-30册
道藏提要:编号1209
中华道藏:道法众术道法总集
第36册
 

道法会元,原不题编撰者。约成书于元末明初。全书凡二百六十八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一部大型道法汇编,共收入宋元时期道教各派法术著作一百五十馀篇,以南方清微、灵宝、正一、净明诸派道法为主。其内容庞杂,涉及雷法、炼度、章奏、符箓、咒诀等各种道法。“会万法以归元”,故名《道法会元》。诸道法中又以雷法为主,有《道法九要》、《雷霆纲目说》、《霄霆玄论》、《雷说》、《先天雷晶隐书》等雷法理论书;有《清微灌斗五雷符法》、《神捷五雷祈祷大法》、《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霄大法》等各派雷法。另有叙述各派源流及其戒律科仪等篇章。书中署名之作者近百人。其著名者有王文卿林灵素甯全真金允中林灵真萨守坚白玉蟾陈楠莫月鼎、徐必大、刘玉张继先赵宜真王玄真张雨等人,皆为宋元著名道士,是为研究宋元道教之重要资料。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16-4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