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62字节 、 2015年11月25日 (三) 10:59
无编辑摘要
碧霞祠位於[[泰山]]極頂南側,初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原名昭真祠,金代稱昭真觀,明弘治年間(1488 ── 1505年)改名碧霞靈應宮,又稱碧霞靈佑宮 。清雍正八年(1730年)增建歌舞樓及東西神門閣。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後改稱碧霞祠,沿用至今。
碧霞祠是一組宏偉壯麗的古代高山建築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築物組成。整個建築以照壁、南神門、山門、香亭為中軸,左右對稱,南低北高,層層遞進,高低起伏,參差錯落,佈局嚴謹,顯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建築水平,在道教宮觀中極有代表性。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