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414字节 、 2009年4月3日 (五) 16:14
新页面: 《文昌帝君陰騭文》,作者不詳。道教勸善書的一種,簡稱《陰騭文》。一卷。「陰騭」一詞源於《尚書.洪範》:「惟天陰騭下民」,意謂...
《文昌帝君陰騭文》,作者不詳。道教勸善書的一種,簡稱《陰騭文》。一卷。「陰騭」一詞源於《尚書.洪範》:「惟天陰騭下民」,意謂冥冥之天在暗中保定人們。[[文昌]]本古代星名,帝君指[[梓潼帝君]]。宋元道士造作的《[[清河內傳]]》及《[[梓潼帝君化書]]》稱[[玉皇大帝]]委任梓潼神掌管文昌府和人間祿籍,司文人之命。舊時士大夫往往於科舉考試前向其卜問功名。此文作於何時,說法不一,或云宋代,或云明代。

其內容結合道教人生哲學和倫理學,以通俗的形式勸人行善積陰德,久之須得神靈賜福,所謂「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是種天人感應的報應論。此文在明清時影響很大,幾乎家喻戶曉,對我們認識傳統倫理思想、國民心理及民俗等都不無裨益。收入《[[道藏輯要]]》星集第九。

==參考資料==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846頁。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126至127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93頁。
#朱越利:《道教要籍概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176至177頁。
[[Category:道教經典]]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