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劍法”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青龍劍法''',本為武術劍法名稱,後又與道教內丹修煉有關。據《[[金蓮正宗記]]》、《[[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等道教神仙傳記載:東華帝君[[王玄甫]]曾授正陽子[[鐘離權]]以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侯、青龍劍法。鐘離權服膺受教、一聞千悟。既盡其妙,辭而下山,椎髻布衣,積行救人,調神煉氣,變化無常。《金蓮正宗記》作者對此贊曰:「道不可以虛妄得,仙不可以詐偽成,惟貴夫真功實行也。觀正陽子之未遇,但鐵衣武夫耳。及其拜東華帝君之後,分玉篆以通天,按金科而動地,鑄劍而青龍入匣,燒丹而紫鳳朝元,養氣而喘息如龜,煉形而肌膚似鶴。自漢歷唐五百餘歲,止度一純陽老仙而已。甚矣哉!人之難化也。乃遊廬山,登三級紅樓,冉冉然飛上太虛。自爾以來,全真教法漸有綸緒,故可以為金蓮正宗第二祖也。」由此可略知,青龍劍法非但可指武術劍法,也與道教內丹修煉有關。
 
'''青龍劍法''',本為武術劍法名稱,後又與道教內丹修煉有關。據《[[金蓮正宗記]]》、《[[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等道教神仙傳記載:東華帝君[[王玄甫]]曾授正陽子[[鐘離權]]以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侯、青龍劍法。鐘離權服膺受教、一聞千悟。既盡其妙,辭而下山,椎髻布衣,積行救人,調神煉氣,變化無常。《金蓮正宗記》作者對此贊曰:「道不可以虛妄得,仙不可以詐偽成,惟貴夫真功實行也。觀正陽子之未遇,但鐵衣武夫耳。及其拜東華帝君之後,分玉篆以通天,按金科而動地,鑄劍而青龍入匣,燒丹而紫鳳朝元,養氣而喘息如龜,煉形而肌膚似鶴。自漢歷唐五百餘歲,止度一純陽老仙而已。甚矣哉!人之難化也。乃遊廬山,登三級紅樓,冉冉然飛上太虛。自爾以來,全真教法漸有綸緒,故可以為金蓮正宗第二祖也。」由此可略知,青龍劍法非但可指武術劍法,也與道教內丹修煉有關。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元‧秦志安:《金蓮正宗記》,卷一,〈 東華帝君 〉,見《道藏》,第3冊。
+
#元‧秦志安:《金蓮正宗記》,卷一,〈 正陽鐘離真人 〉,見《道藏》,第3冊。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一,〈鐘離權〉,見《道藏》,第5冊。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一,〈鐘離權〉,見《道藏》,第5冊。

2015年11月3日 (二) 10:14的版本

青龙剑法,本为武术剑法名称,后又与道教内丹修炼有关。据《金莲正宗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道教神仙传记载:东华帝君王玄甫曾授正阳子钟离权以赤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侯、青龙剑法。钟离权服膺受教、一闻千悟。既尽其妙,辞而下山,椎髻布衣,积行救人,调神炼气,变化无常。《金莲正宗记》作者对此赞曰:“道不可以虚妄得,仙不可以诈伪成,惟贵夫真功实行也。观正阳子之未遇,但铁衣武夫耳。及其拜东华帝君之后,分玉篆以通天,按金科而动地,铸剑而青龙入匣,烧丹而紫凤朝元,养气而喘息如龟,炼形而肌肤似鹤。自汉历唐五百馀岁,止度一纯阳老仙而已。甚矣哉!人之难化也。乃游庐山,登三级红楼,冉冉然飞上太虚。自尔以来,全真教法渐有纶绪,故可以为金莲正宗第二祖也。”由此可略知,青龙剑法非但可指武术剑法,也与道教内丹修炼有关。

参考文献

  1. 元‧秦志安:《金莲正宗记》,卷一,〈正阳钟离真人〉,见《道藏》,第3册。
  2. 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一,〈钟离权〉,见《道藏》,第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