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參同契分章注(陳致虛)”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周易參同契分章注(陳致虛) |編著=陳致虛 |卷數=三卷 |正統道藏分類=太玄部 |正統道藏字號=若 |涵芬樓本冊數=628 |新文豐...')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編著=陳致虛
 
|編著=陳致虛
 
|卷數=三卷
 
|卷數=三卷
|正統道藏分類= 太玄部
+
|正統道藏分類=
|正統道藏字號=
+
|正統道藏字號=
|涵芬樓本冊數=628
+
|涵芬樓本冊數=
|新文豐本冊數=34
+
|新文豐本冊數=
|三家本冊數=20
+
|三家本冊數=
|道藏提要編號=1000
+
|道藏提要編號=
 
|中華道藏分類=四輔真經道教易學
 
|中華道藏分類=四輔真經道教易學
 
|中華道藏冊數=16
 
|中華道藏冊數=16
 
}}
 
}}
'''周易參同契分章注( 陳致虛)''',元朝[[陳致虛]]撰。《[[正統道藏]]》本未收,有《四庫全書》本三卷。其書分《[[參同契]]》為三十五章而為之注解。作者認為世傳丹書多不可信,得真訣者必以《參同契》、《[[悟真篇]]》為主。其注文大抵發揮宋元內丹派南宗之理論,以先天真一之氣為丹本,煉合陰陽坎離為成丹要訣,兼述明心見性之旨。《四庫提要》稱讚「其所疏解亦皆明白暢達」。
+
'''周易參同契分章注 陳致虛 ''',元朝[[陳致虛]]撰。《[[正統道藏]]》本未收,有《四庫全書》本三卷。其書分《[[參同契]]》為三十五章而為之注解。作者認為世傳丹書多不可信,得真訣者必以《參同契》、《[[悟真篇]]》為主。其注文大抵發揮宋元內丹派南宗之理論,以先天真一之氣為丹本,煉合陰陽坎離為成丹要訣,兼述明心見性之旨。《四庫提要》稱讚「其所疏解亦皆明白暢達」。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54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54頁。
 
[[Category: 元代道教經典]]
 
[[Category: 元代道教經典]]
 
[[en: zhou yi can tong qi fen zhang zhu]]
 
[[en: zhou yi can tong qi fen zhang zhu]]

2013年11月5日 (二) 12:11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周易参同契分章注(陈致虚)
编  著:陈致虚
卷  数:三卷
正统道藏: 字号
涵芬楼本第册
新文丰本第册
三家本第册
道藏提要:编号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道教易学
第16册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陈致虚),元朝陈致虚撰。《正统道藏》本未收,有《四库全书》本三卷。其书分《参同契》为三十五章而为之注解。作者认为世传丹书多不可信,得真诀者必以《参同契》、《悟真篇》为主。其注文大抵发挥宋元内丹派南宗之理论,以先天真一之气为丹本,炼合阴阳坎离为成丹要诀,兼述明心见性之旨。《四库提要》称赞“其所疏解亦皆明白畅达”。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