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吳許二真君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孝道吳許二真君傳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玄部譜錄類 |正統道藏字號=虞 |涵芬樓本冊數=201 |新...')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46
 
|中華道藏冊數=46
 
}}
 
}}
'''孝道吳許二真君傳''',原不著撰人,篇內提及「唐元和十四年(819)」,應為中晚唐道書。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譜錄類。按《正統道藏》收入許真君傳記數種,多出於宋元淨明派道士之手,唯此本為唐代傳記。其文字較它本古樸,敘事亦較簡略而少神化,如它本稱許真君飛升時,有神真下降告知沖舉日期,許真君乃召弟子與鄉曲耆老,設宴告別,傳弟子勸誡詩,大功如意丹法,著《[[靈劍子]]》等書。此本則僅言許真君「授法諸君,乃精修而獲輕舉矣」。又本書載晉代至中唐五百餘年許氏家門承代傳香族譜,亦為它本所無。故本書對研究唐代南昌西山[[ 許遜]] 教團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
'''孝道吳許二真君傳''',原不著撰人,篇內提及「唐元和十四年(819)」,應為中晚唐道書。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譜錄類。按《正統道藏》收入[[ 許真君]] 傳記數種,多出於宋元淨明派道士之手,唯此本為唐代傳記。其文字較它本古樸,敘事亦較簡略而少神化,如它本稱許真君飛升時,有神真下降告知沖舉日期,許真君乃召弟子與鄉曲耆老,設宴告別,傳弟子勸誡詩,大功如意丹法,著《[[靈劍子]]》等書。此本則僅言許真君「授法諸君,乃精修而獲輕舉矣」。又本書載晉代至中唐五百餘年許氏家門承代傳香族譜,亦為它本所無。故本書對研究唐代南昌西山許遜教團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4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4頁。
 
[[Category: 洞玄部譜錄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Category: 神仙高道傳]]
 
[[Category: 洞玄部譜錄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Category: 神仙高道傳]]
 
[[en: Biographies of the Two True Lords Wu and Xu of the Way of Filial Devotion]]
 
[[en: Biographies of the Two True Lords Wu and Xu of the Way of Filial Devotion]]

2013年10月3日 (四) 11:54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孝道吳許二真君傳
編  著: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洞玄部譜錄類 虞字號
涵芬樓本第201冊
新文豐本第11冊
三家本第6冊
道藏提要:編號448
中華道藏: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第46冊
 

孝道吳許二真君傳,原不著撰人,篇內提及「唐元和十四年(819)」,應為中晚唐道書。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譜錄類。按《正統道藏》收入許真君傳記數種,多出於宋元淨明派道士之手,唯此本為唐代傳記。其文字較它本古樸,敘事亦較簡略而少神化,如它本稱許真君飛升時,有神真下降告知沖舉日期,許真君乃召弟子與鄉曲耆老,設宴告別,傳弟子勸誡詩,大功如意丹法,著《靈劍子》等書。此本則僅言許真君「授法諸君,乃精修而獲輕舉矣」。又本書載晉代至中唐五百餘年許氏家門承代傳香族譜,亦為它本所無。故本書對研究唐代南昌西山許遜教團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