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簡稱《 大成金書 》。 四十卷,明[[周思德]]編。據 自序, 知周思德受學於 丘月庵, 月庵常披閱寧 全真、林靈真所 傳的「 靈寶法書 」(應即《[[靈寶濟度金書]]》),一起參究討論,及丘化去後 二十餘年, 周將先師所傳之書 「補其散 ,訂其訛 ,參 簡籙,佐以符章,通為四十卷, 名之曰《上清靈寶濟度大 》」
+
{{dzindex
 +
|書名=上清靈寶濟度 大成金書          
 +
|編著=周思德
 +
|卷數= 四十卷
 +
|正統道藏分類=
 +
|正統道藏字號=
 +
|涵芬樓本冊數=
 +
|新文豐本冊數=
 +
|三家本冊數=
 +
|道藏提要編號=
 +
|中華道藏分類=
 +
|中華道藏冊數=
 +
}}
 +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 ,明[[周思德]]編 纂,四十卷。周思德在明宣德年間(1426-1435)曾任京師大德觀住持,曾多次為朝廷設金籙醮,制授履和養素崇教高士 。據 他曾拜 丘月庵 為師 丘推崇宋、元時[[甯 全真]] [[ 林靈真]]諸人 靈寶法書 。周沉潛反復於其間 二十餘年, 復訪求於當時道錄司左演法吳大節、提點楊震宗, 復得真集,間嘗竊附已意, 補其散 ,訂其訛 ,參 簡籙,佐以符章,通為四十卷 書。
  
 此書為東華[[靈寶派]][[科儀]]的集成。據書前的《嗣教錄》,知寧全真曾得到東華派的教法,上承陸修靜三洞經教儀範,又獲得[[上清派]]楊司命(羲)傳與「靈寶玄範四十九品五府玉冊符文一宗印訣」。但因為曾受過時任左街道錄的劉能真的陷害,所以立誓「東華靈寶上道宗派真真相授,不許傳黃冠」。後林靈真學道於真一先生林公、東華先生薛公,乃紹開東華之教,蔚為一代真師。此書即由他編成。不過,當初只「為濟度之書一十卷,符章奧旨二卷」,現存版本則達三百二十卷之多,應是後人逐漸增擴而成。
+
  靈寶齋法科範,宋代積累極多。甯全真、[[金允中]]諸人各有《靈寶大法》行世,林靈真編甯全真傳《[[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達三百二十卷之多,另有佚名《[[靈寶玉鑑]]》四十卷。 此書為東華[[靈寶派]][[科儀]]的集成。據書前的《嗣教錄》,知寧全真曾得到東華派的教法,上承陸修靜三洞經教儀範,又獲得[[上清派]]楊司命(羲)傳與「靈寶玄範四十九品五府玉冊符文一宗印訣」。但因為曾受過時任左街道錄的劉能真的陷害,所以立誓「東華靈寶上道宗派真真相授,不許傳黃冠」。後林靈真學道於真一先生林公、東華先生薛公,乃紹開東華之教,蔚為一代真師。此書即由他編成。不過,當初只「為濟度之書一十卷,符章奧旨二卷」,現存版本則達三百二十卷之多,應是後人逐漸增擴而成。
  
  全書 贊唱應用門 朝真謁帝門 升壇轉經門 受煉更生門 》等 門下又分若干品, 分述 靈寶 科儀和各種範 式。 同時, 對有關儀範的理則也作了較多的討論。當時的四十五代天師 :「嘗披閱諸品經科,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稱其書「乃乾坤之橐匙,造化之樞機」,認為「後人有志於道者,宜寶而敬之,奉而行之」 。(見書前《序》《藏外道書》第16冊第一頁) 足見其書見重於當時。 直到目前, 一法師在科儀中遇到疑難 仍會查閱此 尋找正確做法
+
  周思德在前人基礎上整理出四十卷,比較簡明扼要。凡 贊唱應用門 〉、〈謄詞啟建門〉 朝真謁帝門 升壇轉經門 〉、〈贊祝燈儀門〉、〈召魂浴食門〉 受煉更生門 〉、〈流傳利濟門〉、〈禮成醮謝門〉、〈登壇宗旨門〉、〈仙儀法制門〉、〈合契符章門〉、〈頒告符簡門〉、〈靈旛寶蓋門〉、〈文檢立成門〉、〈章法格式門〉、〈表箋規制門〉、〈真班位門〉、〈齋醮須知門〉 ,門下又分若干品 不等 除〈齋醮須知門〉為對 靈寶 齋的原理、注意事項議論,其餘皆為齋醮中的行持方法、制度、規則、符簡、文書格 此書 對有關儀範的理則也作了較多的討論。當時的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在本書〈序〉中道 :「嘗披閱諸品經科,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稱其書「乃乾坤之橐匙,造化之樞機」,認為「後人有志於道者,宜寶而敬之,奉而行之」 足見其書見重於當時。 此書未收入《[[ 統道藏]]》 明清多種道教叢 亦未收輯 以來 ,傳本 極稀。據云在上海圖書館藏本被發現以前,通常認為只剩兩本,一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一藏臺北中央圖書館 。《[[藏外道書]]》 儀範類收入上海圖書館藏本。
該書刊於明 代,傳本 甚少 收入 《[[藏外道書]]》 後方流行較廣
+
==參考資料==
[[Category:道教經典]]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7頁
[[en:The Golden Book of the Great Realization of the Numinous Treasure of the Highest Clarity]]
+
[[Category: 藏外道書]][[Category: 明代 道教經典]]
 +
[[en: Shang Qing Ling Bao Ji Du Da Cheng Quan Shu]]

2013年9月26日 (四) 16:12的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
編  著:周思德
卷  數:四十卷
正統道藏: 字號
涵芬樓本第冊
新文豐本第冊
三家本第冊
道藏提要:編號
中華道藏:
第冊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明周思德編纂,四十卷。周思德在明宣德年間(1426-1435)曾任京師大德觀住持,曾多次為朝廷設金籙醮,制授履和養素崇教高士。據周自〈序〉,他曾拜丘月庵為師,丘推崇宋、元時甯全真林靈真諸人所集靈寶法書。周沉潛反復於其間二十餘年,復訪求於當時道錄司左演法吳大節、提點楊震宗,「復得真集,間嘗竊附已意,補其散失,訂其訛謬,參加簡籙,佐以符章,通為四十卷」,而成此書。

靈寶齋法科範,宋代積累極多。甯全真、金允中諸人各有《靈寶大法》行世,林靈真編甯全真傳《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達三百二十卷之多,另有佚名《靈寶玉鑑》四十卷。此書為東華靈寶派科儀的集成。據書前的《嗣教錄》,知寧全真曾得到東華派的教法,上承陸修靜三洞經教儀範,又獲得上清派楊司命(羲)傳與「靈寶玄範四十九品五府玉冊符文一宗印訣」。但因為曾受過時任左街道錄的劉能真的陷害,所以立誓「東華靈寶上道宗派真真相授,不許傳黃冠」。後林靈真學道於真一先生林公、東華先生薛公,乃紹開東華之教,蔚為一代真師。此書即由他編成。不過,當初只「為濟度之書一十卷,符章奧旨二卷」,現存版本則達三百二十卷之多,應是後人逐漸增擴而成。

周思德在前人基礎上整理出四十卷,比較簡明扼要。凡分〈贊唱應用門〉、〈謄詞啟建門〉、〈朝真謁帝門〉、〈升壇轉經門〉、〈贊祝燈儀門〉、〈召魂浴食門〉、〈受煉更生門〉、〈流傳利濟門〉、〈禮成醮謝門〉、〈登壇宗旨門〉、〈仙儀法制門〉、〈合契符章門〉、〈頒告符簡門〉、〈靈旛寶蓋門〉、〈文檢立成門〉、〈章法格式門〉、〈表箋規制門〉、〈真班位門〉、〈齋醮須知門〉,門下又分若干品不等,除〈齋醮須知門〉為對靈寶齋的原理、注意事項議論,其餘皆為齋醮中的行持方法、制度、規則、符簡、文書格式等。此書對有關儀範的理則也作了較多的討論。當時的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在本書〈序〉中道:「嘗披閱諸品經科,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稱其書「乃乾坤之橐匙,造化之樞機」,認為「後人有志於道者,宜寶而敬之,奉而行之」,足見其書見重於當時。此書未收入《正統道藏》,明清多種道教叢書亦未收輯。近代以來,傳本極稀。據云在上海圖書館藏本被發現以前,通常認為只剩兩本,一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一藏臺北中央圖書館。《藏外道書》儀範類收入上海圖書館藏本。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