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閤皂山崇真宮”的源代码
←
閤皂山崇真宮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閤皂山]]位於江西省樟樹市東南20公里處的贛江東岸,為道教[[靈寶派]]的祖山。 崇真宮是該山的主觀,坐落在該山東峰(駱駝峰)之南麓。原名閤皂觀。據宋周必大〈記閤皂登覽〉引唐道士[[許玄真]]《山記》云:閤皂山舊有靈山(或作靈仙)館,焚於隋。唐有道士程信然望氣至此,掘地得鐵鐘一口,下有玉石尊像一座,遂立草堂。先天元年(712年),道士[[孫道沖]]建構殿宇,獲朝廷賜名閤皂觀。 宋代是閤皂山道教的興盛時期,有大批道士來此修道。宋真宗於大中祥符(1008-1016年)中,以其曾用過的年號「景德」敕名閤皂觀。宋真宗天熙四年(1020年)和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年,景德觀兩次遭遇火災焚毀,旋即修復。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賜號崇真宮。當時該宮觀規模宏大。南宋周必大〈臨江軍閤皂山崇真宮記〉說:御書閣後設傳籙壇,徽宗朝給元始萬神銅印。又據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周必大〈記閤皂登覽〉所載,當時「道士數百人環居其外,爭占形勝,治廳館,總為屋千百間,江湖宮觀未有盛於斯者」。南宋理宗時,又將崇真宮加號為「大萬壽崇真宮」。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曾撰有〈閤皂山崇真宮昊天殿記〉詳細記載了崇真宮昊天殿的情況。另據元代文人袁桷〈臨江路閤皂山萬壽崇真宮住持四十六代傳籙嗣教宗師楊伯晉陞加太玄崇德翊教真人〉一文,可知崇真宮住持是靈寶派的傳籙嗣教宗師,傳授靈寶法籙的元始宗壇就設在崇真宮中。 入元以後,閤皂山道教漸趨衰落。至正十二年(1352年),崇真宮遭山寨之變,台基殿宇俱毀。明洪武(1368-1398年)初,道士[[徐麟洲]]復之。但到宣德八年(1433年),該宮觀又因山民不小心遺火而大半被焚毀。萬曆(1573-1619年)間,道士[[劉開化]]企圖重修宮觀,終因財力有限,無法實現。當時只剩下仙公殿、東嶽殿、丹井尚存。清末民初,有著名道士[[歐陽明性]],能醫善藥,武功高強,他住持崇真宮後,殿堂才慢慢地有所修復。但到1949年,宮內只剩三位道士,後也都陸續回家務農去了。 1990年代以來,在當地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閤皂山的道教名勝古蹟正逐漸修復。崇真宮已經開始重建,初具規模,大殿中供奉[[葛仙翁]]、[[張天師]]、[[許真君]]的塑像。當地政府正在積極引資,準備恢復崇真宮昔日的盛況。 ==參考資料==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閤皂山」,知識出版社(上海)1994年版。 #尹志華編著:《道教旅遊指南》第90-91頁「閤皂山」,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李紹華撰:「閤皂山概述」,載《中國道教》1994年第3期。 #中國道教協會主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年)第749頁「閤皂山崇真宮」條。 [[Category:江西宮觀]] [[en:Temple for the Worship of Perfection on Mt. Gezhao (Zhangshu, Jiangxi)]]
返回至
閤皂山崇真宮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