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的源代码
←
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Book |name=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 |author=袁康就 |publisher=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series=蓬瀛仙館道教文化叢書博士論文系列 |isbn=9787801236562 }} '''《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由袁康就所著,是[[蓬瀛仙館道教文化叢書]]博士論文系列中之一,並於2005年面世。作者以《[[靈寶畢法]]》和《[[鍾呂傳道集]]》這兩本鍾呂思想代表作為全文的基本假設,逐就鍾呂[[內丹]]的形成、演變及思想內容(尤指道德觀念方面),作深入的探討。 ==內容簡介== 在未有道教出現之先,中國已有著成仙的思想,渴望能夠長生不死。直至東漢末年,道教為[[張道陵]]及[[張角]]所創,並把成仙思想納入教內,作為信仰之人的終極目標。而與之相應的[[修煉]]方法亦紛紛湧現,內丹思想就是其中一套修煉學說。後至唐代,受[[重玄學派]]與佛家思想的影響,成仙觀念漸漸由外轉到內。與此同時,[[鍾離權]]與[[呂洞賓]]師徒二人總合了一套完整的內煉功法來達致[[神仙]]境界,也就是鍾呂丹道。鍾呂的內丹思想不斷為後世煉丹者所採用,成為後期丹道流派的思想淵源,影響下迄於今。 雖然鍾呂內丹學在道教內丹文化有著很大的影響,但近代學術界卻少見相關的評論或專題論文。偶有見者,卻多局限於宏觀的歷史承傳上論說。加上,內丹學除了理論的疏解之外,更需要實踐上的體驗才能明白個中所言的義理究屬何事;是以,甚少學者涉足這一項目。而雪上加霜的是,寥寥可數,研究內丹學的代近國內學者中,又不見得有對內丹「修煉成仙」具絕對信心。信心和修行的問題,恰恰影響著整個研究的成果。 本論文共分6章。第一章前言簡述鍾呂內丹思想之內涵及其重要意義,並對研究鍾呂思想有直接相關係的文獻做出介紹。第二章主要探討中國神仙思想中的道德觀念,以指出外丹的失敗、元氣論的發展、形神觀念的演變、及大小乘佛教思想對內丹文化的影響。第三章進而簡述[[老子]]思想,及這一思想對鍾呂丹道的形成所造成的影響;同時,觀察鍾呂丹道對形軀所具的意義與及性命關係在入世修行上所包含的道德意味等問題的看法。第四章則先後探討了老子以自然言道德的理論特色,與及由鍾呂的「元氣論」和老子的「宇宙論」、「本體論」相結合而成的道德觀。第五章,作者逐以內丹思想往後的歷史演變確認鍾呂丹道的影響,並於第六章就鍾呂內丹思想的道德觀作總結。 ==目錄== *緣起 *序言 *摘要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鍾呂丹道的形成—神仙架構中道德觀念的演變 **2.1 先秦的神仙 **2.2 稷下道家的神仙 **2.3 漢道教的神學 **2.4 形神兼修 **2.5 重玄的啟發 **2.6 大小乘佛學的影響 **2.7 內丹成熟的歷史契機 *第三章:鍾呂丹道的旨要 **3.1 老子思想的影響 **3.1.1 老子的道德觀 **3.1.2 辨證思維的影響 **3.2 道德的根據 **3.3 內丹的終極意義 **3.4 性命旨意形軀的意義 *第四章:鍾呂丹道的意義—道德觀的突破 **4.1 道教式道德觀的特點 **4.2 鍾呂內丹的道與德 *第五章:鍾呂丹道的影響 **5.1 鍾呂內丹思想對南北二宗的影響 **5.2 鍾呂性命雙修思想延伸不斷 *第六章:總結 *後記 *參考書目 *附錄一:《靈寶畢法》 *附錄二:《鍾呂傳道集》 *附錄三:《[[破迷正道歌]]》 [[Category:2005年道教書籍]]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Book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