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西安八仙宮”的源代码
←
西安八仙宮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八仙宮,古稱八仙庵,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為唐代興慶宮遺址。相傳此處唐代為「長安酒肆」,[[呂洞賓]]在此飲酒,遇[[鍾離權]]點化而成道。又有傳說,宋時,此處地下常聞隱隱雷鳴之聲,故建雷神廟以鎮之。宋末時有鄭生憩於雷神廟,忽遇八仙遊宴於此,遂流傳「[[八仙]]」的傳說。金元之際,[[全真教]]大興,在此大興土木,名曰「八仙庵」。至明代,八仙庵已成為著名的道教宮觀。 清朝康熙初年,著名道士[[任天然]]重修殿宇,並擴建東跨院。其時,任天然於八仙庵開壇放戒,將八仙庵闢為全真道十方叢林。嘉慶十一年(1806年)河南鄭州乞化道人[[董清奇]](因其四季赤足雲遊天下,時人謂之「赤腳董真人」)住持八仙庵,募化集資修葺殿堂,增建西跨院。此後又有韓合義、劉合倫、朱教先等高道駐足於此,皆頗有建樹。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亂,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逃至西安。在西安期間,慈禧經常光顧八仙庵,借燒香拜神來排遣心中的鬱悶與恐懼。而庵中西花園的一叢綠牡丹,則使她賞心悅目,她特畫一幅牡丹中堂賜給八仙庵。當時的方丈李宗陽,格外受到慈禧的恩寵,被封為「玉冠紫袍真人」,頒賜「玉清至道」匾額,並賞銀千兩,增建廟宇。慈禧回鑾後,敕封八仙庵為「西安東關萬壽八仙宮」,從此八仙庵升格為八仙宮。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於1958年曾撥專款對這一宮觀進行過維修。「文革」期間,宮觀遭到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對八仙宮進行了復修,使這一道教勝地展現出新的風貌。 新復修落成的八仙宮坐北朝南,總建築面積8200多平方米,基本保持明清時候的佈局。宮觀內劃分為中庭和東西兩院。中庭部分由前至後依次為大照壁、牌坊、商場、山門、靈官殿、八仙殿、斗姥殿。東院建築為呂祖殿、藥王殿、太白殿、廚房院、生活院。西院建築為丘祖殿、監院寮、雲隱堂、市道協辦公院。中庭部分同東西兩院之間有碑廊、廂房相隔。整個建築群佈局嚴謹,主次有序,威嚴有儀。 八仙宮的主殿為八仙殿。殿門上有光緒皇帝御書「寶籙仙傳」匾額。殿內東華帝君端坐中央,八仙分坐兩側。 八仙宮已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宮觀之一。 ==聯絡及交通== 地址:陝西西安市東關 交通:在西安乘市內公共汽車即可到達 聯繫電話:86-29-3237725、2480994 ==參考資料==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第278-279頁。 #顧軍、朱耀庭著:《長生久視的勝境--古代仙山道觀》第135-139頁 (陝西: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孫高苑:《道宮逢盛世,舊貌展新輝--記復修後的西安八仙宮》,載《中國道教》1992年第4期第51-53頁。 [[Category:陝西宮觀]] [[en:Eight Immortals Temple (Baxiangong) , Xi'an]]
返回至
西安八仙宮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