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焰口儀”的源代码
←
焰口儀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焰口儀''',本是佛教的超度儀式,但歷史上也有人將道教的施食科儀稱爲「放焰口」。佛教認爲凡墮入餓鬼道者,由於生前業力所拘,喉細如針,滴水難咽,凡食物近口,口中便自會噴出火焰,燒焦食物,所以饑餓難捱,煩惱不已。只有施以法力,使熄滅火焰,開大咽喉,才可解脫。這種超度儀式叫做「放焰口」,簡稱「焰口」。佛教焰口儀是唐玄宗時僧人不空翻譯而來的詞語,其核心是放焰口、開咽喉,爲餓鬼施食。道教所謂放焰口,則是指道教的[[施食]]煉度儀式。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四記道教中元施食,就是道教最早的施食煉度。施食煉度的要義是祭煉。祭,即設飲食以破其饑渴;煉,即以精神開其幽暗。道教認爲人死魂升魄降是死亡的正常現象,但有的魂魄不能升降而淪滯於昏冥之中,難忍饑渴黑暗之煎熬,而經道法設斛食祭煉之後,淪滯之徒釋然如冰消凍解,復其本真而升於高明。道教的施食科儀包括施食、[[超幽]]、煉度三項內容,三者又是互爲聯繫的。總之,道教的施食煉度不僅使亡靈解脫饑渴之苦,而且法師以陽氣陽神煉去亡靈的陰質和精神纏縛,使亡魂得以早升仙界。 ==參考文獻==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第三卷,(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 #張澤洪著:《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Category: 道教儀式]]
返回至
焰口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