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道炁”的源代码
←
道炁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道炁''',指「道」與「元氣」同體的,也稱為「先天氣」、「祖炁」。六朝以前的早期道教文獻中已有許多論述道與氣的同一,如《[[太平經]]》說:「元氣行道,以生萬物。」《老子河上公章句》說:「萬物始生,從道受氣。」也就是說氣遵循於道,與道結合,形成了同一體即道炁,進而產生了天地萬物。《[[升玄經]]》提到:「道炁不居人身,人身則空,人身既空,何得久生。」不僅說明了道與氣的同一,同時也強調了道炁對於人的重要性。隋唐時期的道教文獻中進一步對道與氣二者的關係進行了分析。如[[成玄英]]在疏《[[老子]]》「專氣致柔」時指出炁即是道。[[杜光庭]]在《[[道德真經廣聖義]]》〈釋御疏序〉中提到:「混元以其道氣化生,分佈形兆,乃為天地。」「道,通也,通以一氣生化萬物,以生物故,故謂萬物之母。」進一步說明了道與氣的同一關係,強調了道炁是萬物的本源。隋唐以前,「炁」、「氣」通用,但在以後的[[內丹]]學中二者則逐漸被加以區別,用「炁」表示先天,「氣」表示後天,如[[王道淵]]注[[崔希範]]「先天炁」,「後天炁」時說:「先天炁者,乃原始祖炁也。…… 後天氣者,乃一呼一吸,一往一來,內運之氣也。」隨著內丹學的發展,道氣同一思想也被內丹家運用到修煉當中。認為人生來具有先天的道炁,後天的成長使道炁離散。通過後天的修煉可以使先天道炁返還,從而得以長生。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修煉過程都是在反映這種返還道炁的過程。
返回至
道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