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道樞(莊子)”的源代码
←
道樞(莊子)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道樞''',作為哲學用語一詞,出自《[[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唐代[[成玄英]]疏曰:「樞,要也。」其意即為道術之關鍵。莊子認為,世間萬物都有兩面性,彼和此是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相互並存、相互依賴的,彼不能離此,此也不能離彼。但是,肯定伴隨否定,否定也伴隨著肯定。事物的那一面存在是與非,事物的這一面也同樣存在正與誤,於是便有了是非之爭。然而,彼與此,是與非,都是相比較而言的,有彼才有此,有是才有非,所以彼此、是非都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從天道的觀點來看,其實並沒有差別對立。如果彼此俱空,是非則莫辨,因此不去刻意劃分正誤是非,而是順應事物自身無窮無盡的變化,一切歸之于自然,渾然一體,萬物齊一,則可把握道的實質──這就是大道的樞紐。《莊子》的這種思想,實也是後世道家道教處事之原則。
返回至
道樞(莊子)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