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秋水”的源代码
←
秋水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秋水''',《[[南華真經]]》書中的篇名,以篇首的兩個字為「秋水」而得名。該篇的主要寓意是以河伯(河神)見海若(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是有限的,只有經過比較,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切不可驕傲自滿、貽笑大方。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這一段對話可以分為七個小的部分: #河神自以為大而洋洋自得,海神卻認為河神只是井底之蛙,說明了認識事物的相對性觀點。 #說明由於事物自身的不確定性和事物總體的無窮性,人們無法確切的認識事物。 #人們對認知事物並不容易。 #從事物之間的區別是相對的,即事物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從「萬物齊一」、「道無終始」的觀點出發,指出人們應該無為,以等待事物的「自化」。 #人們應該順應「道」,只有這樣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變化規律。 #提出了返歸本真的主張,即不以人為毀滅天然。 文章的後一部有六個寓言,借寓言指出事物本身的相對性和人們認知過程的變化,進而提出事物是無法認識的。
返回至
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