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福”的源代码
←
福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福''',在漢語裡主要有如下含義: #幸福,福氣。凡富貴壽考、康健安寧、吉慶如意、全備圓滿皆可謂之「福」。《書·洪範》謂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詩·小雅·瞻彼洛矣》載:「君子至止,福祿如茨。」 鄭玄箋:「爵命為福,賞賜為祿。」孔穎達疏:「凡言福者,大慶之辭;祿者,吉祉之謂。」《字林》載:「禎祥也,福也。」《風角占》載:「福先見曰祥。」《禮記·祭統》載:「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謂之備。」 #賜福、保佑、造福。如《左傳·莊公十年》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祭祀所用酒肉。《周禮·天官·膳夫》載:「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鄭玄注:「致福,謂諸臣祭祀進其餘肉歸胙于王。」 #利益。《文選·潘嶽<西征賦>》載:「伊茲池之肇穿,肄水戰於荒服;志勤遠以極武,良無要於後福。」李善注:「福,謂水物之利。」此外,「福」還可指舊時婦女的一種敬禮,即「萬福」,或曰行萬福禮,如明代田藝蘅 《留青日劄摘鈔·拜》載:「古時婦人皆肅拜也,今則但微屈其膝而躬不曲,其名曰起,曰福。」道教也多使用「福」字,取其幸福、福氣、賜福、造福之義,而有「福星」、「福地」、「福德正神」諸說,其齋醮科儀也多用來祈福迎祥、納福受佑。
返回至
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