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真大道教”的源代码
←
真大道教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真大道教''',宋金之際北方出現的三大新興道派之一,原名大道教。創始人為淪州樂陵(今屬山東)[[劉德仁]](號無憂子),其在傳教時替人治病,「以無相驅役鬼神」,憑「默禱虛空以至獲愈」,一時信者甚眾。元初其教鼎盛,傳播地域曾「西出關隴至於蜀,東望齊魯至海濱,南極江淮之表」。該教傳至[[酈希誠]]分為兩派,因元憲宗支持酈派,故改名為「真大道教」。至元末,其教衰微。真大道以《[[道德經]]》為宗旨,其教義有戒條九則:「一曰視物猶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於君,孝於親,誠於人,詞無綺語,口無惡聲;三曰除邪淫守清靜;四曰遠勢力安賤貧,力耕而食,量入而用;五曰毋事博弈,毋習盜竊;六曰勿飲酒茹葷,衣食取足,毋為驕盈;七曰虛心而弱志,八曰勿持強梁,謙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倡「避俗出家,屏氣酒肉」。《元史‧釋老傳》稱其為:以苦節危行為要,而不妄取於人、不苛侈於己。元杜成寬〈改建先天宮記〉稱其煉養功夫唯尚「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虛心實腹,守氣養神」。
返回至
真大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