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業秤”的源代码
←
業秤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File:Yecheng dazu.jpg|300px|thumb|right|大足石刻中的業秤」]] '''業秤'''是冥府地獄中審判亡人之刑具,多由特定之冥官(如[[閻羅王]]或[[五官王]]等)來執掌,藉其稱量亡人生前所積之善惡功過。業秤之說屢見於佛教、道教經書及民間宗教寶卷此說。 業秤作為閻王審訊亡人之刑具,最初沒有指明屬使哪一殿閻王掌管,及後經典對十殿閻王做了較為細緻的闡釋和分工,業秤被落實到地獄第四殿五官王廳內。宋代道書《[[太上慈悲九幽拔罪懺]]》卷八、《[[太上感應篇]]》卷一、《[[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十二等談到冥界觀念時,均言及業秤之說。業秤作為圖像出現在道書中,就目前所掌握資料來看似始於明代《[[三元經]]》。今存幾種《三元經》明代版本之卷首扉圖中就清晰繪出業秤圖案。這更加印證了十殿閻王中五官王與三官大帝信仰有著較深之淵源。 明清時期民間宗教寶卷中亦沿襲了業秤的說法,不過較之正統的佛道經書,其說法已略顯雜亂。尤其在業秤歸屬殿廳問題上,同時出現幾種說法:如第四殿五官王廳、第五殿閻羅天子廳、第六殿[[卞成王]]廳、第九殿[[平等王]]廳等。甚至在同一部寶卷經書中(如舊抄本《[[冥王寶卷]]》一卷40),業秤竟然重復出現在第五殿閻羅王廳和第六殿卞成王廳中。這些說明,地獄業秤說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同時亦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衍變、產生出異說和新見。 據有關圖像學資料分析,今存業秤之造型多係等臂式天平形狀,推究其因,當不僅是因為天平是最古老的稱量物體重量的計量器具,而更多在於這種兩邊水準的傳統式樣在感觀視覺上確能凸顯出公正、公平之內涵。
返回至
業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