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太虛心淵篇”的源代码
←
太虛心淵篇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zindex |書名=太虛心淵篇 |編著= |卷數=二篇同卷 |正統道藏分類=太玄部 |正統道藏字號=別 |涵芬樓本冊數=725 |新文豐本冊數=39 |三家本冊數=23 |道藏提要編號=1038 |中華道藏分類=道教論集道學論著‧全真文集 |中華道藏冊數=26 }} '''太虛心淵篇''',撰人不詳,似出於宋代。一卷,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此書前半篇為序說,後半篇載五言絕句四十三首,以解釋序說之意,主要論述觀心見性之道。謂我性既肇,稟受無殊,圓明澄瑩,惡種不萌。唯逐緣滯因,貪戀塵欲,意昧識迷,乃背生趣死。若能澆善根,洗諸垢,以心觀心,以性觀性,內觀我心無心,外鑒物形無形,令一性淨潔明白,無掛無念,圓若秋月,湛若白雲,得空空不住,實實無相,便可入淨境,明見大道。此書受《[[清靜經]]》及佛教心性說影響,顯而易見。
返回至
太虛心淵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