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太平清領書”的源代码
←
太平清領書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太平清領書''',即《[[太平經]]》,漢代道教的重要經典。該經以「太平」為名,旨在宣揚「太平」世界,所謂:「太者,大也,乃言其積大行如天,凡事大也,無複大於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無複奸私也。」因其書「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故稱《太平清領書》。又因漢代方士[[于吉]](或作「干吉」)曾傳此書,故《後漢書》稱其為「于吉神書」。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為部,每部十七卷,全書共計一百七十卷。據《後漢書‧襄楷傳》言,《太平經》的基本內容為: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其中有「興國廣嗣之術」,又多巫覡雜語。《[[神仙傳]]》則說此書:專論陰陽、否泰、災害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治國者用之,可以長生。該經採用問真人、神人等問答的方式,論述治世之道、倫理之則,以及長壽成仙、治病養生、通神占驗之術。其內容多受漢代讖緯神學影響,宣揚災異祥瑞、善惡報應觀念,以奉天法道而順應陰陽五行、治政修身而達於天下太平為主旨。因其中的內容多有代表下層民眾反對統治者恃強淩弱的色彩,以及主張自食其力、周窮救急的思想,故曾為[[張角]]等早期民間道團(太平道)所崇奉,並利用來組織農民起義。明代《[[正統道藏]]》所收《太平經》已殘闕不全,僅存五十七卷,甲、乙、辛、壬、癸五部全佚,其餘諸部中各亡佚若干卷。現代學者王明根據《太平經鈔》及其它二十七種引書加以校補,編為《太平經合校》。
返回至
太平清領書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