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壯族的道教”的源代码
←
壯族的道教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少數民族地區的道教}} 根據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道教在南北朝時期即已在壯族聚居區傳播和流行。到了近現代,廣西地區的壯族普遍崇奉道教,村村寨寨有道公。這些道公類似漢族地區散居於民間的正一派道士。道公的主要職能有打醮、替死人開路和趕鬼祭神等。做道公者禁忌頗多,開始學道法的四個月內不能下地幹農活,每逢出門都要戴上雨帽,忌行房事,也不能從欄房底下橫穿而過,從此不殺生,不吃狗肉牛肉。道公把經文讀熟了,便請親戚們來吃一餐,然後才開始供奉道公祖師的神位。年輕道公跟老道公實習一段時間,熟悉了道法科儀之後,才出師行道。得到人們普遍認可後,要送幾十斤肉酬謝師父。從此,凡有人來請去做法事,皆不可推脫,否則會有損於所修陰德。 在有的村莊,為了全村的平安,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請三個道公(一個主祭,兩個助手)舉行為期兩晝夜的齋醮法事。開壇那天,全村群眾都吃素,主祭道公穿起彩色法衣,助手穿黑衣,手持一條寫有東、南、西、北、中五方大將軍名字的三角形紙旗,由主祭道公印上符錄。符籙印好後,每家每戶各拿一張回去貼在自家的門上,防止今後邪魔闖進家宅作祟。此外,村社內瘟疫流行、人畜不寧時,也要請兩三個道公來趕鬼封村,做類似於漢族地區送瘟神的焚燒紙船的儀式。
返回至
壯族的道教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