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凝神聚炁”的源代码
←
凝神聚炁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凝神聚炁''',內丹學術語,又稱「凝神聚氣」。指修煉內丹時驅除雜念、專心不二,並伴以調息,以使人體內的氣(炁)聚集于丹田。這裡所謂「氣」(炁),指的是人體內的「先天之炁」。[[張三丰]]《[[玄機直講]]》以為,「凝神」就是「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內者也」,所謂「止心於臍下,故曰凝神」。也就是說,止心於「氣穴」,實有利於「氣」(炁)的聚集。《[[道法會元]]》則這樣解釋「凝神聚炁」:使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物無其物,惟見於空。空玄之中,懸一寶珠。減息,定息,至無息」。可見,凝神聚氣講究心身相依。對此,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也講到:身動則氣散,心動則神散,所以要「凝神聚氣,心息相依,然後靈胎可結」。《[[金丹大成集]]》則認為,「採藥」之初也需要凝神聚氣,其要點是「調勻鼻息,呼吸應手」,即:呼吸既不能「閉極」,也不能「縱放」,「閉極則失於急,縱放則失於蕩」,而需使呼吸綿綿續續,沒有間斷,然後「神久自凝,息久自定」,從而開始「採藥」。《[[紙舟先生全真直指]]》則指出了一些在「凝神聚氣」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認為凝神聚氣「全在清淨」,所以要戒葷腥、節飲食。此外,「凝神聚炁」還常運用於道教的法術中,如《道法會元》指出:法師在求雨前需要「凝神聚炁,少語忘言,以一身之正炁,上合天心」。也就是說,行法時需要進行「凝神聚炁」,才能使自己身中之炁上合宇宙之炁。
返回至
凝神聚炁
。